亮点
天津石化在装置检修中,通过“情景构建”优化JSA分析、紧盯盲板抽堵等关键环节精准控风险,以“安全观察+巡查+查短+视频监控”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全域管控,还通过“一站式”培训、二维码帽贴及双班长制严管承包商,多维度筑牢检修安全防线。
祁晓娇 李中正
9月16日清晨,天津石化芳烃装置现场,“严管就是厚爱”“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等标语格外醒目,安全生产禁令与保命条款在电子屏上滚动显示,时刻传递“安全第一”的重要信号;佩戴专属标识的各工种人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推进检修改造作业…… 自“雷霆行动”开展以来,天津石化分阶段实施首次“五年一修”,安全责任更明晰、管控更具刚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正多维度、全方位推进。
“情景构建”精准识别风险
“吊装作业必须做好硬隔离,才能有效保障作业人员与机具安全。”9月12日,各专业人员在芳烃装置加氢重整单元换热器检修JSA(作业安全分析)会上,针对次日即将开展的吊装作业,运用“情景构建”方法,从人、机、料、法、环等维度对照作业规程,逐步骤系统梳理,识别潜在隐患、分析作业危害、列出风险清单,并实施销项管理。
JSA分析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针对检修跨度长、区域广、风险高的特点,该公司强化JSA分析,优化作业前安全措施确认流程,增设票证签发前风险复核环节,充分预判安全风险。同时,施工前严格落实安全技术双交底,确保施工及监护人员清晰掌握作业风险点与应急措施。
“装置检修安全,关键在风险管控。我们必须通过狠抓JSA分析与清单化管理,把看不见的风险找出来、管起来。”公司安全总监兼安全环保部经理夏信虎强调。
“四位一体”实现全域管控
走进安全视频监控室,公司HSE督查大队借助远程网络平台,通过3046个高清摄像头,以“云端鹰眼”全天候监控天津基地全域,实时发现直接作业环节风险,及时叫停、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为保障“停工、检修、开工”安全衔接,公司制定专项管控方案,构建“安全观察+安全巡查+安全查短+视频监控”四位一体管控模式。公司领导发挥引领作用,深入现场开展HSE观察,协调解决施工作业重点难点问题;HSE督查大队重点核查作业票证、风险防控措施及人员操作合规性;基层车间强化属地监管与协调,组织各专业排查短板区域、短板时段、短板专业,推动安全问题立行立改,并以“零容忍”态度从严考核问责,确保各项措施刚性落地。
装置检修改造期间,公司同步开展作业监护人竞赛,通过视频识隐患、图片查风险、3D仿真场景考核等方式,有效提升监护队伍的业务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
“一站式”严管承包商队伍
在承包商入厂培训中心,来自河北的电焊工李师傅培训合格后,领到一张专属二维码贴纸并贴在安全帽上——这个小小的二维码记录着他的培训档案与作业资质,成为承包商“验资准入”的电子通行证。
检修改造作业高峰期,超8000名承包商人员进场作业。为强化承包商人员管理,公司优化实施承包商“一站式”入厂安全培训教育流程,将车间级安全教育、施工交底与反交底同步推进;创新推行“二维码帽贴”制度,所有人员凭电子通行证入场,并严格把控新老人员比例,确保承包商人员资质与能力符合现场施工要求。
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确立主业、外包双班长制,刚性执行直接作业环节、过程安全管理硬措施,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业务外包人员培训管理工作措施》,压实外包主管部门、属地单位、承包商三方责任,将外包员工视同自有员工,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取证、统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