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芬 苏云龙
“每次拎着油桶,还得使劲仰脖子、踮脚尖,生怕一个闪失就摔个满地找牙。”近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巡检五班采气工韩新亚在给焦页45号平台压缩机高架油箱加油后,揉着发酸的胳膊,忍不住向来维护设备的运维二班班长杨涛聚倒起了苦水。
几句抱怨立刻引起了杨涛聚的关注,他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卷尺:“老韩,你站直了试试,咱量量看还差多少。”两人现场一量一算,正好还差20厘米的高度,现有的踏板实在太矮了。
就在杨涛聚记录数据时,一同巡检的巡检五班员工刘戈指着油箱下方那根金属油管补充道:“杨班长,不只是高度问题。这根金属油管,加油之后心里没底,加没加满、加了多少、流得顺不顺,全凭感觉和经验预估,也是个隐患。”
根据巡检班员提出的需求,运维二班迅速组织技术骨干到现场“会诊”。他们给压缩机高架油箱的踏板加装了20厘米高的坚固底座,并将那段遮挡视线的金属油管更换为高强度的透明耐压软管,油位变化清晰可见。
改造效果立竿见影。当韩新亚再次来到高架油箱前,踏上底座稳稳当当地完成了加油操作。“嘿,这下踏实了!脚底板能踩实,重心稳了,感觉油壶都轻了不少。”他满意地拍了拍加高加固后的底座,“而且现在油加到哪儿了、流速怎么样、有没有杂质,看得一清二楚,再也不用凭经验估摸着操作,心里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