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刘海瑜 摄

    编者按:

    9月是全国质量月,炼化工程企业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命线,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本版专题聚焦工程建设公司(SEI)、十建公司、五建公司等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数字化赋能、全过程管控、样板引路、经验共享等举措,全面提升工程品质,致力打造一批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的精品工程。

    □兰天路 陈 雨 孙明达

    8月31日,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总承包的吉林石化炼油转化工转型升级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产品。这是SEI近年来又一个实现一次开车成功的重点工程,标志着中国石化乙烯技术首次在跨集团大型石化企业顺利落地。

    该装置不仅是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项目的核心龙头装置,更是SEI历经25个月建设、克服两个冬季施工挑战,创下的行业高效率施工纪录。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严守质量与安全底线,实现全周期“零质量事故、零环境事件、零安全事故”,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100%,成功跻身中国石化优质工程行列,成为又一质量标杆。

    近年来,SEI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严苛的质量管理,在吉化乙烯、镇海乙烯、南港乙烯、海南乙烯、华锦精细化工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中屡创佳绩,以亮眼成绩铸就石化工程建设领域的质量标杆矩阵。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SEI数十年打磨的质量管理体系。”SEI质量安全部经理王文津说。与此同时,SEI优化境内外业务流程,形成了覆盖全面、结构清晰、相辅相成的工程项目全周期QHSE管理体系文件,整合了涵盖“设计-采购-施工”的全流程闭环业务链条,并配套计划管理、职责权限、人力资源等十大过程管控模块,以及技术管理、信息化管理、文件和文档管理等八大支持保障模块,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

    目标分解到动作,实现全流程精细管理

    项目团队着眼项目执行全周期,将目标拆解为“可执行、可检查、可考核”的具体动作。在华锦项目中,SEI严格执行“公司级-项目级-专业级”三级评审体系,累计开展150余次设计评审,识别并关闭设计问题相关项2500余个,为质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级评审是‘最高防线’,项目级评审则聚焦‘跨专业协同’,专业级评审解决了大量专业内的设计优化、堵点难点问题。”王文津说,“在中天绿氢项目这类新能源工程中,SEI进一步拓展体系边界,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质量管控环节,对电解槽选型、氢气提纯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展12轮跨专业评审,优化设计方案7项,不仅确保项目质量达标,更为新能源工程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SEI方案’。”

    焊接质量对工程验收至关重要,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海南乙烯等项目推行“焊工实名制+焊口追溯制”,要求焊工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取得“认证”才能上岗,为每道焊口设计“身份证号”,记录焊工姓名、焊接时间、检验结果等信息,做到随时可追溯,严把施工质量关。

    智慧平台全覆盖,提升质量管控效率

    “以前,在传统二维设计模式下,多专业协同容易出现管线冲突、空间干涉等问题,如今通过我们自主开发的工艺集成化协同设计平台,可以进行多专业、多团队实时协同设计,实现设计数据同源、无缝衔接与设计流程的智能联动。这个平台是设计质量的‘第一道防线’。”王文津说。

    同样,各专业发挥多年积累的数据优势,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工具各显神通:配管专业的E3D/S3D三维建模技术,可实现1:1还原现场场景,可直观地看到设备安装后的空间布局,至少减少90%的图纸与现场不符问题;动设备专业自主开发的“设计管理平台与选型软件”,实现数据结构化、流程网络化,泵和压缩机等设备的选型与模拟效率提升30%;仪表专业的“智能校审软件”,能自动比对海量参数,精准识别材质不匹配、精度不足等问题,校审效率提高50%,错误率下降40%。

    为提升施工质量,SEI将现场质量管控细化为42项具体程序,引入焊接过程数字化监控系统、开发了“法兰管理”等APP,对小到“螺栓扭矩值”、大到“设备吊装精度”都明确了标准,实现业主、监理、总包、分包四方可实时查看数据,给质量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经验转化系统化,构建学习型组织机制

    “一个人的经验,不如一群人的智慧。通过我们的设计质量大数据平台,将过往项目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案整理成标准化案例,构建了存放合理、检索便捷和使用安全的知识管理系统,推动质量管理从‘个体经验’向‘集体智慧’转变。”王文津说。

    SEI通过多年积累的现场反馈、设计回访、三查四定、项目总结等渠道,建立“高频问题数据库”,编制包含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措施的案例,供设计人员参考,目前已累计收录典型、代表性案例400余例。

    与此同时,为帮助员工熟悉并掌握项目质量管理准则,SEI各项目团队每年累计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200余场,覆盖近4000人次,培养了12名IRCA(国际审核员注册协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定期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分享会,帮助全体员工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为项目执行提供人才保证。

    点评

    SEI质量安全部经理 王文津

    “质量永远领先一步”,中国石化这一质量方针,在SEI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内化为一套覆盖全流程、适配多场景、兼具先进性与实用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是深植于SEI发展基因的核心准则。公司承接的各类国内外项目的顺利投产,证明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的“质量自信”。从“跟跑标准”到“领跑行业”,SEI以体系化的管理能力,让“石化质量”在国内炼化工程领域站稳了脚跟。SEI将各项目的经验提炼成“核心管控要点”,丰富到QHSE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管好质量才能实现本质安全”“质量第一 质量至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更是国家工业的尊严”等标语悬挂在公司的质量文化墙上。这些不仅仅是宣传语,更是企业质量文化。未来,SEI将继续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引擎”,奋力打造“最强工程”,在石化工程建设舞台上书写更多精彩故事,为落实国家“质量强国”战略贡献石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