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勘探所副所长 刘计勇
江汉油田自2013年开始开展川东二叠系页岩气勘探评价,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提出一系列关于二叠系页岩沉积、生烃、成藏等方面的新认识,综合评价优选红星地区部署了风险探井红页1HF井,2020年9月在吴家坪组试获日产8.9万立方米工业气流,取得我国海相新层系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之后,江汉油田快速推进吴家坪组勘探评价工作,形成了复杂沉积相带薄层页岩气富集机理新认识,建立了复杂岩相页岩全息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创建了双复杂页岩地质-工程“甜点”精细预测技术。今年7月,向自然资源部提交了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650.25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首个二叠系大型页岩气田诞生。
在二叠系吴家坪组取得突破的同时,江汉油田在茅口组部署的风险探井红页茅1HF井试获日产6.45万立方米工业气流,取得国内二叠系另一个新层系页岩气勘探突破,2023年提交预测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有望形成继吴家坪组后又一个千亿立方米增储阵地。
通过多轮基础研究攻关,江汉油田建立了红星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强非均质性、薄层页岩“甜点”预测及评价技术,突破了国家标准《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关于有效连续页岩厚度30米的下限,基于鄂西二叠系页岩薄层、高碳的特征,引入页岩“有机质体积丰度”的概念,建立了复杂沉积相带薄层页岩气勘探选区评价体系。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形成了吴家坪组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技术,优化靶窗后增产效果显著,有效支撑了探明储量提交。
二叠系页岩具有“薄层、富碳、高脆性、高破裂压力”的地质特征,是一种新类型页岩气藏,目前形成的针对性储层评价技术、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对补充完善我国二叠系海相薄层富碳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和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红星页岩气田已收到良好勘探开发效果,但仍面临储量接替阵地不明确、钻井周期长、钻井及压裂成本高等问题,需加强降本增效攻关,下一步有四个重点攻关方向:一是全力推进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工作;二是钻井工程持续降本,确保提速10%以上;三是围绕压裂工艺降本增效,推进“压裂逆向设计”向2.0版本迭代;四是做实勘探开发一体化,高效推进规模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