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研究所页岩气室主任 王鹏威 所长 申宝剑

    自四川盆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取得勘探突破后,经过十余年勘探开发,中国石化已探明涪陵、威荣、永川和綦江4个页岩气田,并建成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中国石油已建成威远-长宁、昭通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仍是我国页岩气主力产层,但产量增速减缓。按照“走出志留系,寻找新层系”的战略构想,中国石化积极寻找页岩气勘探开发接替层系和接替领域。

    2019年中国石化在川东红星地区部署实施首口二叠系页岩气风险探井红页1HF井,在3300米吴家坪组海相优质页岩气层测试获日产气8.9万立方米,实现四川盆地二叠系常压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2021年中国石化部署实施风险探井红页茅1HF井,钻遇孤峰组优质页岩26.5米,测试获日产气6.45万立方米,实现又一个页岩气新层系勘探突破。2021年中国石油在开江-梁平海槽内部署实施大页1H井,钻遇吴家坪组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13米,测试获日产气32.06万立方米。2022年中国石化在川东北地区普光区块部署实施雷页1井,测试获日产气42.66万立方米,标志着四川盆地二叠系大隆组海相深层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2024年中国石化在普光区块部署实施铁北1侧井,在大隆组获日产气31.5万立方米,垂深超过5300米,刷新全国纪录。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四川盆地二叠系已成为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阵地。

    通过分析沉积环境、储集性、含气性和可压性等页岩气富集条件认为,二叠纪开江-梁平陆棚和鄂西海槽演化过程控制了二叠系海相页岩沉积,形成了“高碳、富硅、有机质孔发育”等页岩气富集物质基础。基于有机地球化学与有机岩石学分析、扫描电镜、有机质能谱测试等技术手段,明确了原始有机组分是二叠系页岩有机质孔隙能否发育的前提,有机质丰度控制了有机质孔隙的发育程度,有机质赋存方式影响有机质孔隙的保存。

    “十四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二叠系海相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达10.2万亿立方米,是未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二叠系海相页岩气富集规律、复杂岩相组合可压性评价技术等方向持续探索,攻关复杂构造带成像处理技术,建立适应性的“甜点”综合预测方法体系,提升复杂岩相组合压裂改造工艺等,为四川盆地二叠系海相页岩气增储上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