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快建设央企一流党校(学院)为目标,坚持政治立校、质量强校、从严治校,扎实推进高质量育才赋能、教研咨一体献策、数智化拓维发展,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党校(学院)力量。以高质量培训扎根,筑牢“育才+赋能”基础。以教研咨一体支撑,贯通“实践—决策”价值链。以数字化发展拓维,构建“智慧+培训”新生态。
苟连杰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集团公司党组党校(管理干部学院)将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以加快建设央企一流党校(学院)为目标,坚持政治立校、质量强校、从严治校,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高质量育才赋能、教研咨一体献策、数智化拓维发展,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党校(学院)力量。
以高质量培训扎根,筑牢“育才+赋能”基础。坚持政治引领,坚守党校主责主业。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将“两个维护”要求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不动摇,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落实基本培训为重要抓手,扎实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培养坚定信仰者,锤炼忠实实践者,引导干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对接集团战略,深化培训体系建设。主动服务创新驱动、资源保障、市场开拓、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等重要部署,把集团公司党组和企业党委部署的“作战图”细化为党校(学院)培训工作的“施工图”,转化为项目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为实现分层分类分阶段培训培养提供本质支撑。深研“训战结合”,增强培训实效。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思路开展培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基于企业关键共性问题,开发系列培训解决方案,以及体现石化特色和实践特征的案例式课程,为实现“训战结合”奠定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培训项目,分类探索训战方式,开拓转化路径。对党的理论教育,联系实际开展结构化研讨、案例解析,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把握。对党性教育,重点在情景教育中增强理想信念、纪律意识,感悟石油精神石化传统。在管理、技术与国际化培训中,综合运用“学习、实战、复盘”实战训练营的方式,将培训所学转化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利器。
以教研咨一体支撑,贯通“实践—决策”价值链。强化学科建设,增强教研能力。基于党校(学院)功能定位,确定主要学科建设方向,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全力研发培训解决方案,引领带动核心课程、培训模式与方式方法、智库咨询报告、培训教材等系列研发工作,同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授课等核心能力。聚焦痛点难点,深化培训研发。秉承“培训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询进决策”理念,促进教研结合、研用结合。按照“短而精、特色化、实战化”原则和“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聚焦集团和企业痛点难点定制开发培训解决方案。以培训解决方案为依托,组织开发核心课程,建设配套课程体系,确保培训实效。统筹四维联动,强化智库支撑。整合党建研究所、品牌与文化研究所、专职教师及学员力量,建立“学员带题入校、教师跟题研究、成果回馈企业”机制,推动研究成果向培训课堂、企业实践有效转化,系统化提升“一站式”服务企业培训与咨询需求的能力。
以数字化发展拓维,构建“智慧+培训”新生态。强化数字底座支撑,打造共享中枢。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大模型部署,全力配合推进人事域AI试点落地应用,为精准培训提供强大数据与算力支持。高质量推进集团公司设备知识库建设,抓好“一册五库一平台”统筹编制与数字化升级,夯实应知应会线上学习资源基础。深化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培训模式。持续举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人工智能创新工作坊等特色项目。优化国际化经营战略预备队小语种在线学习平台功能,强化在线学习体验与效果。积极研发基于VR/AR技术的沉浸式培训场景,推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向虚拟空间延伸。加强数据分析,便捷培训管理。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刻画学员能力和培训需求,驱动培训解决方案和课程内容的动态优化。探索智能助教、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培训效果智能评估等应用场景。构建培训“学练考评测”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策划、资源调度、教学实施、效果评估、知识沉淀的线上智能闭环管理,全面提升培训运营效率与质量。
(作者为集团公司党组党校常务副校长、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