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院长、党委书记 石文斌
由勘探分公司和江汉油田共同提交的四川盆地复兴油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标志着我国在四川盆地成功发现首个页岩油田,实现了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战略性突破。这不仅为四川盆地开辟了全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和重要增产阵地,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川盆地早-中侏罗世发生了三期湖侵,形成了东岳庙段、大安寨段及凉二段三套富有机质页岩。侏罗系油气勘探工作始于1956年,1997年后一度停滞。2018年,多家单位联合评价侏罗系三套页岩,其中东岳庙段页岩品质最优,部署实施涪页10井取得页岩油气的勘探发现,但未能突破商业产能关。
面对困境,勘探团队大胆提出新思路,将目标转向品质略低的凉高山组。该层系页岩夹粉砂岩纹层,脆性高、层理缝发育,理论上是压裂造缝获高产油的理想条件。勘探分公司组建“地质+物探+测井”联合团队,通过查找海量钻井资料发现,以前被认为沉积中心的复兴北部页岩品质平平,而复兴南部泰来地区有机质含量更高、油气显示更活跃,页岩品质远超预期。这一关键发现彻底扭转了勘探方向,锁定了凉高山组为侏罗系首要目标,复兴南部为核心战场。
2021年,四川盆地首口页岩油风险探井泰页1井在复兴地区实现突破。团队通过岩芯精细描述,精准锚定上油层为“甜点层”,工程上采用“少段多簇+暂堵转向+大排量+强加砂”高效体积压裂技术,实现了凉高山组页岩油的重大突破。
此后,复兴地区勘探开发全面提速。勘探分公司与江汉油田紧密结合,按照“整体部署、立体评价、分步实施、滚动建产”思路,持续扩大勘探领域、提升产能,勘探甩开部署的兴页9井测试日产油超百立方米。
攻关团队形成了“淡水湖盆中等有机碳页岩高滞留”“凉高山组页岩源储一体”“高演化-强封闭-弱改造成藏富集规律”等原创性理论认识。复兴油田的突破找到了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的“金钥匙”——高孔、高含油、高脆的“三高”特性,引领了四川盆地元坝、綦江等多个区块页岩油的重新评价,推动东岳庙段勘探思路由东一亚段转向东三亚段。
未来,勘探分公司将持续深化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优化整体评价与部署,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尽快落实第二个页岩油规模增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