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原油田勘探人员正在观察岩芯。彭国桃 摄

    □杨 敏 陶利萍

    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高含硫气田,曾以年产气91.24亿立方米的成绩撑起中原油田油气产量的“半壁江山”。然而,气田递减的现实让资源接续成为关乎发展的必答题。

    中原油田勘探团队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直面挑战。他们手握新三维地震资料这把“钥匙”,遵循“区域地质规律指导,区内地质模型解剖”思路,深耕礁滩相储层预测技术。通过细化礁滩体类型,团队首次揭示长兴组生物礁“多期、多排、多类型”发育规律,建立飞仙关组“隆间延伸型、岩隆披覆型”滩体沉积模式,为勘探部署装上“精准导航”。

    循着科学指引,勘探“利剑”直指新区带:分3井在长兴组测试获日产83万立方米高产气流,实现普光主体外围重大突破;大湾4井在长兴组礁后滩钻遇良好显示,上报控制储量130亿立方米;2021年,老君4井以日产141万立方米的高产气量验证储层模式,推动分水岭、大湾、老君三个产能建设区落地……一系列突破,为普光气田稳产筑牢资源根基。

    如果说礁滩相勘探是“守正”,岩溶气藏探索则是“出奇”。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茅口组、雷口坡组等未被充分认识的层系,在野外调查与钻探实践中,揭开了岩溶气藏的神秘面纱。

    在普光探区,他们创造性提出“滩+不整合岩溶”控储规律,建立“浅滩+岩溶+裂缝”三元耦合规模成储模式,发现水平潜流带储层叠置连片的重要特征。物探技术随后精准发力:波形聚类划分有利相带,蚂蚁体不连续性追踪技术精细刻画缝洞系统。杨柳1井由此诞生,获日产天然气16万立方米,标志着普光探区茅口组岩溶气勘探首战告捷。

    中原油田乘势而上,宣汉1井、清溪2平1井相继获工业气流,累计上报探明储量40多亿立方米、预测储量250多亿立方米,使岩溶气藏成为四川探区核心资源接替阵地。

    在通南巴探区,雷口坡组“沟生丘储”成藏认识落地生根。马17斜井雷口坡组试获日产3万立方米以上气流,马1201HF井后效点火焰高2~3米,实证这一层系的巨大勘探潜力,为纵向探索再拓新空间。

    一次次突破的背后,是勘探思路的深化。中原油田将基础地质研究与技术攻关深度融合,形成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方法论。

    如今,川东北探区的勘探蓝图持续铺展。新层系的突破、新区带的发现,不仅为中原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支撑,更丰富了我国超深层油气成藏理论,为同类地区勘探提供“中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