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中韩石化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沿江炼化企业转型升级要求,通过提升炼化一体化柔性生产能力,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前7个月,炼油板块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显著提升,柴汽比降至历史最好水平,标志着中韩石化从传统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成品油市场变化,中韩石化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打出灵活“组合拳”。前7个月,高标号汽油产量达134.61万吨,同比增长10%;航煤产量达80.4万吨,同比增长12%;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同时,通过投用柴油供乙烯装置流程,首次具备柴油和尾油分别供应乙烯装置的能力,为化工原料“分储分炼”奠定基础,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在新材料领域,中韩石化积极布局高端碳材料产业,组建负极焦攻关团队,强化产销协同。前7个月,负极焦产销量达5.65万吨,在沿江企业中位居前列,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在能效提升方面,中韩石化通过优化蒸汽系统,大幅降低外购蒸汽量。今年初,加氢裂化低分油与催化油浆换热项目投用后,分馏炉瓦斯消耗降低约700标准立方米/小时,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王 冲 沈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