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鹰 温 魁 李超君
在胜利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孤岛采油厂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有着57年开发历程的老厂,累计产油2.09亿吨,采收率高达46.6%,10次获评中国石化高效开发油田,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收入囊中。
在“十四五”即将收官之际,该厂再次摘得集团公司五项劳动竞赛“先锋采油厂”称号,这也是该厂连续三次获得此项荣誉。成绩的取得,源于“大厂重规范、老厂讲风范、先锋作示范”的理念,更来自于在勘探开发、精细管理、数智转型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创新。
锚定“硬底板”,以开发突破筑牢先锋根基
“产量是硬底板,老油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固的产量底板作支撑。”这是孤岛采油厂对发展的深刻认知。作为胜利油田陆上产量第一大厂,该厂2022至2024年连续3年保持超产态势,245万吨的年产量背后,是突破困境的长远谋划。
回溯“十三五”,孤岛采油厂面临化学驱、稠油、水驱三大开发方式陷入瓶颈的困境,产油量以每年10万吨的速度递减,勘探空间亦受限制。越是艰难越向前。该厂系统总结改革发展经验,梳理形成36条新理念新思路,将“以产量箭头持续向上体现大厂作为,以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彰显大厂贡献”置于首位,构建起“勘探强接替、新井提产能、措施促长效、化学驱少递减、稠油要转型、水驱硬稳定、断块快上产”的开发布局。
其中,稠油转型堪称突围战的关键一役。经过多轮次先导试验,该厂确定“稠油转化学驱”的转型开发技术路线,探索形成4大冷采降黏技术体系。与2019年相比,2024年减少热采转周井211口,日产油却增加1350吨,老油田在开发革新中焕发新生机。
深耕“精细账”,以管理升级释放先锋效能
“家业越大,管理上越要精细。”在孤岛采油厂,精细管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指南,体现在油藏经营、井筒治理、生产运行等方方面面,成为效益提升的“金钥匙”。
油藏经营中,该厂将5大类油藏经营指标细化至24个管理区块,依托“油藏经营管理平台”的分析评价结果开展一体化综合治理。2024年,24个区块全部实现盈利,其中盈亏平衡点低于40美元/桶的高效区块达13个。针对套损井增多导致失控储量增大的问题,该厂创新应用侧钻井技术,从井筒重建到井网重构,成功恢复SEC储量346万吨,让“沉睡”的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生产运行上,“大生产大运行”协同理念贯穿始终。推进均衡生产、清硫净水等重点工程,强化各环节协同联动;加大管网、电网、信息网建设力度,以系统思维统筹当前与长远规划。一系列举措推动老井产量占比提升至90.7%,自然递减率降至8.8%,实现“老井少递减、作业少投入、产量向上扬”的良性循环,绘就出老油田持续向上的高质量发展“第二曲线”。
激活“新动能”,以数智转型引领先锋方向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基础管理的根不能丢,但不能抱着固有的经验不撒手,要在新阶段赋予‘三基’新的内涵。”孤岛采油厂副厂长高建国的话,道出了老厂在变革中的坚守与突破。8月7日,油田基础工作三项制度现场交流会在该厂采油管理二区举办,数智化条件下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护保养制的现场演练,为油田各单位提供了示范样板。
紧跟油田融合推进数智化条件下基层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孤岛采油厂在数智化转型中持续发力。建立“智能油藏运营管理平台”,实现经营管理效能全面提升;自主研发“注采管控集控系统”,完成从人工远程操控到自动协同联动的转变;打造采油管理五区“数智油藏经营样板”,成功入选油田“‘三基’建设十大标杆”……一系列数智化变革,正推动着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的重构,逐步实现“党建引领换‘脑’,体制机制换‘芯’,员工队伍换‘能’”。
“三届‘先锋’,是激励,也是压力。”孤岛采油厂厂长王继强坦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找新的资源接替阵地,“谋划实施资源保障战略”将被写入“十五五”规划。今年前7个月1.45万吨的超产产量、持续向好的生产经营指标,无不昭示着:这座老厂正以先锋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