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邱继军 荆门石化高级专家 姚春雷 大连院高级专家 郭庆洲 石科院专家

    问: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对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邱继军: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的完成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高端白油应用涉及多个制高点产业领域,使用进口油存在断供风险。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的完成,对保障我国高新产业发展战略安全、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项目针对相关行业用油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要求,消除影响产品质量和质量稳定性的技术瓶颈,产品能够满足下游产业使用质量和性能要求,有效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三是项目形成高端特种油品种系列,实现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特种油品领域的全面覆盖,适应不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并实现市场规模化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四是项目实现特种油新技术的落地应用,荆门石化特种油产品质量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扩大了中国石化特种油的品牌效应,契合了中国石化“油转特”转型发展要求。

    问:中国石化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在国内外处于什么水平?

    姚春雷:目前,中国石化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石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原料选择、工艺优化组合、操作优化等,从“组分炼油”的角度,对特种油品的分子组成进行设计和调控,突破了油品组分结构对高端特种油品性能的制约。

    目前,中国石化高档白油产量占总白油产量的45%,其中轻质白油、高黏度白油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可针对不同行业用油个性化需求,生产满足下游产业使用质量和性能要求的专用配套油品,实现进口特种油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对化解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发展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郭庆洲:中国石化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开发和生产的特种油品,有5种主要用于有机材料的生产及加工过程。

    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是以环烷基原油为原料生产的。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最充分利用环烷基原油资源及相关加工技术的国家。目前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中的高档品种均采用中国石化相关技术生产,工艺技术、催化剂技术、产品质量均处于行业头部,产品占领国内下游应用高端市场。其他的白油产品大多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目前,聚烯烃专用油、SEPS专用白油可实现完全国产化替代;锂电池隔膜专用白油、汽车密封条专用白油已实现部分国产化替代,质量达到进口同类产品的水平。中国石化聚烯烃专用油、SEPS专用白油已做到完全自产,锂电池隔膜专用白油、汽车密封条专用白油已供应系统外市场。

    问:高端特种油品研发难点有哪些?

    姚春雷:以荆门石化、大连院、石科院攻关研发的超(特)高压变压器油为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最新标准对变压器油的氧化安定性要求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油的氧化安定性主要取决于油品中芳烃含量,氧化安定性随芳烃含量的降低而提高,同时对抗氧剂的感受性也随之增强,但变压器油的析气性随芳烃含量的降低而变差。因此,变压器油产品需要具备适宜的烃类组成和碳型分布,通过控制加氢精制反应深度,得到芳烃含量适宜的可以兼顾氧化安定性和析气性的变压器油产品。

    开发动物疫苗白油对产品的碳分布、烃类组成、密度、闪点等指标均有要求,要保证原料质量、供给和加工条件的稳定。同时,产品不仅要满足医用级白油的质量标准,而且必须通过动物试验检测,关注白油的生物降解性、动物机体反应、疫苗效果促进等生理指标是否达标。

    超高压变压器油和动物疫苗白油的市场具有相似性。国产产品要替代进口产品,需要经过较长周期的评定试验。比如,疫苗白油需要经过不同规模的动物试验,以观察其生物降解性、动物机体反应、疫苗免疫效果等生理指标;超高压变压器油需要经历长达1年多的电性能评价系列试验。因此,寻找适宜的应用场景也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难点。

    郭庆洲:高端特种油品集成技术研发的难点是要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原料,生产出满足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的产品。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多数用于有机材料生产加工等领域,而不同类型的有机材料对油品的使用性能要求不同,油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烃类组成、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分布,体现在使用中的光热安定性、挥发性、黏温性等方面。

    为使白油的烃类组成和分子结构契合不同油品要求,最终表现出理想的性能,一般需要采用原料选择和加工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这就要求技术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具有高效调控烃类组成和分子结构的能力。例如,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SEPS专用白油及高档密封条专用白油对烃类碳型的要求,完全是不同的方向,这种宽范围的技术适用性应用要求,使技术研发过程充满挑战,需要在产品性质、原料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适宜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装置运行参数,使技术应用收到理想效果。

    问:未来,研究院在特种油品技术开发方面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姚春雷:一是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通过高选择性、高活性加氢催化剂研制和新工艺开发,结合分子炼油理念与构效关系研究,调整馏程范围、碳数分布及复配烃类组成等,生产针对性强的高端产品,加速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

    二是开发系列合成型高端产品。近年来,绿色、环保、安全、易降解的合成型特种油产品受到欢迎,是未来市场的主力军。

    三是开拓专用产品。高端特种油品特点是专用性强,种类、牌号多,要针对客户的需求研发和生产产品。同时,要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品生产的系列化和定制化。

    四是引领国内高端特种油品标准提升。例如,GB/T 12494-1990《食品机械专用白油》发布已有30余年,其黏度牌号不完全,未对食品机械专用油分类,质量标准也较低,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食品加工机械润滑需求和安全卫生要求,应修订标准使其产品质量达到与GB 1886.215-2016《食品添加剂 白油(又名液体石蜡)》相同要求。

    郭庆洲:近年来,中国石化在特种油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自主技术已覆盖石油基、煤基特种油的生产所需,产品质量也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未来,研究院在特种油品技术开发方面的重点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提升技术水平。一方面着力提高、稳定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提升产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双管齐下不断增强技术市场竞争力。研究院应从开发新型特种油加氢催化剂发力,生产企业应从提高装置生产运行管理水平方面发力。

    二是研发新型产品。特别要聚焦新、特、精中小品种产品的开发,目前这类产品市场多数被进口产品占据,销售价格较高。研究院要加强产品应用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发新的产品型号、拓展新的产品应用领域。

    三是加强前瞻性布局。超前布局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特种油生产技术和产品。未来,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特种油和合成型功能性特种油的应用市场将越来越大,是特种油生产和产品应用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院应尽早在这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占领技术制高点。

    问:下一步,中国石化如何做大做强高端特种油品?

    邱继军:展望未来,荆门石化作为中国石化发展特种油的重点企业,将发挥系统内强强联合攻关的优势,加大与石科院、大连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攻关力度,进一步拓展与大专院校技术合作空间,继续深耕特种油开发生产经营领域,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充分利用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原油资源和加工流程齐全的优势,根据不同类型原油特性,初步实现资源差异化利用,持续完善特种油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特种油原料和应用领域,拟逐步开发生物基特种油和化学合成型特种油。积极做大特种油品营销总量,提高特种油品经济效益,加快百万吨高端绿色特种油品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石化转型发展标杆企业,组织运营好中石化特种油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