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萍 左 城
今年以来,江汉石油工程以“三个清单”精准导航,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以开放协作拓展空间,深挖内潜、锻强筋骨,扎实推进外委转自营工作。截至7月末,该公司压减外委费用7861万元,完成年度指标的62.89%,超进度1611万元。
清单管理,精准发力靶向攻坚
“禁止类”业务应减尽减、“应转尽转”项目全力推进、“跨区域优势业务”共用共享——这“三个清单”构成了江汉石油工程外委转自营的战略图谱。
在“禁止类”业务攻坚上,该公司投入9000万元购置钻具万余根,组建图文打印工作室,统筹人力资源,为彻底清理“禁区”筑牢根基。目前,“中南工区水基岩屑压滤处置”“西南工区普通钻具井控设备租赁”“西南工区普通图文打印”和“液力端技术服务”等4项禁止外委类业务已压减外委费用1767万元,其中3项业务实现100%自营,压裂专业“液力端技术服务”也将在9月完成自主模式切换。
“应转尽转”同样战果丰硕。该公司从“能够转自营的业务、能够用市场换取的岗位、能够撤并优化的资源”三个维度持续梳理挖潜,今年新增顶驱扭摆、胶管加工制作等5项自营业务,并扩大“三液”助剂产业化等既有业务规模,仅前5个月便减少外委费用4553万元。
机制赋能,点燃内外创效引擎
为驱动外委转自营的引擎高速运转,江汉石油工程构建了极具牵引力的激励机制。在去年专项奖励基础上,今年持续加码并扩大激励范围,点燃了从项目提供方到承揽方的全链条积极性。
创新实施“双向激励”,对外委转自营项目的提供单位和承揽单位,分别按结算金额的20%和30%认增效益指标。聚焦核心业务“精准滴灌”,拿出内部工程车辆使用与“三液”助剂产业化工作量的10%作为利润指标额外奖励相关单位,有力提升关键业务竞争力。同时,将外委转自营指标完成情况与各单位领导班子绩效紧密挂钩,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闭环。这套组合拳极大释放了活力,年初确定的20个外委转自营项目预计全年降费可达1.25亿元。
区域联动,拓展自营能力空间
江汉石油工程外委转自营的视野不止于内部。在石油工程公司“锻造30个优势业务(产品)转自营高地”号召下,江汉石油工程主动打破地域壁垒,以西南、西北两大主力工区为支点,积极寻求与胜利石油工程、中原石油工程等兄弟单位的优势互补和深度协作。
这种跨区域合力已初显成效,在西北工区,江汉石油工程与胜利石油工程签订管具、井控、检测等服务合同,将原由外部供应商承担的每年近1000万元工作量成功“内部循环”。在西南工区,积极承揽兄弟单位搬迁运输、连续油管工具及光纤监测等业务,目前已签订超过1500万元合同。“肥水流入自家田”,外委转自营不仅压减了外委费用,更形成了协同创效、能力互哺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