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油服中心西部工程服务部员工自主开展油井低压测试作业。 唐 勇 摄
江苏油田工程院实验中心技术人员获得油田化学剂质量检验资质,自主开展钻井采油助剂检验检测工作。
王庆辉 摄
河南油田创新工艺,用小修装备开展复杂井大修作业, 减少外委作业费。 戚剑峰 摄
■编者按
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战略成本从严管控,全力打造成本竞争力,大力开展外委转自营。油田和石油工程企业通过机制创新、资源盘活、技术攻关等方式大力开展外委转自营,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本报记者 王庆辉 常换芳 杨静丽
通讯员 楼小梅
8月4日,在江苏油田马41-1井组5口新井投产过程中,该油田油服中心安装维修公司员工自主完成管线流程焊接、中频电加热安装等工作,节约外委费用。这是中国石化油田企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倡导“自己的活儿自己干”、深入推进“控外委增自营”工作、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的生动写照。
降本增效始终是油田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题。针对老油田“资源禀赋差、人均劳效较低、成本投入较高”等难题,油田企业以“控外委增自营”为突破口,通过机制约束、资源统筹、激励创新等举措,助力低成本发展。
其中,江苏油田今年实施外委转自营项目20个,上半年减少外委费用4823万元;河南油田实施外委转自营项目23个,上半年减少外委费用5023万元;中原油田实施外委转自营项目51个,上半年减少外委费用6224.6万元;江汉油田实施外委转自营项目59个,上半年减少外委费用5503万元。
联合约束,让外委支出“紧”起来
由于外委费用涉及多专业领域、多单位使用、多部门审批,为了让控外委增自营落到实处,油田企业构建联合约束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管控合力,实现控外委精细化管理。
江苏油田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构建了经营、财务、企管、投资、人力等多专业协同管控机制,将外委年度预算细分到各业务板块,实行“总量控制、超限额停批”。
近年来,江苏油田在新能源建设、CCUS建设、泥浆不落地项目等新业务上均实现自主施工、运行、维护,从源头上杜绝“非必要外委”。
油服中心成立8支队伍,风电项目实现进场道路、调试并网、运行维护等工序自己干;光伏项目实现从场地平整、配重块制作、支架组件安装、设备调试、并网发电、运维管理等所有工序自己干。
“能干的活儿自己干,不会干的活儿学着干,我们不仅学到了本领、锻炼了队伍,还创造了效益。”油服中心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经理陆锋说。
截至目前,江苏油田自主建成风电机组11台、分布式光伏电站192座,总装机容量91.4兆瓦,单瓦装机容量建设投资3.1元,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累计减少外委劳务费3300余万元。
河南油田修订了《内部市场管理办法》,压实专业部门管控责任,建立“管业务必须管成本”管理机制,强化不同层级审查论证,并增加各专业部门在项目结算中的对应审核节点,从源头把控外委支出。
为降低外委作业费,河南油田深化油气作业服务改革,将12支作业队整合为6支作业联队,优选采油厂30名员工补充作业力量,并新组建搬安队,实施作业与搬安主辅分离,减少作业机组等停,提升劳动组织效率,生产异常问题解决效率提升18%以上,东部内部市场占有率由72%提升至100%,大幅减少作业外委费用。
江汉油田将外委转自营纳入油田综合考核体系,强化控外委责任落实。涪陵页岩气公司 PLC(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回路联校业务由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自主承担,6月以来累计完成8个采气平台的453路回路校准,全年预计创效80万元。此外,该中心还自主开展含硫采出水处理、泡排设备清洗、焦石区块带压投堵施工等3项业务,持续提升创效能力。
统筹资源,让内部替代“转”起来
为解决“有人没活儿干”和“有活儿没人干”的突出问题,各油田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外委转自营项目应转尽转、能转尽转。
江苏油田组织开展“控外委增自营、助力降低盈亏平衡点”专题调研,根据现有技术和能力,制定页岩油储层改造工程、新井投产一体化工程、钻前工程、老区管线维修等20个项目内部替代业务清单。
“我们统筹技术、人力、装备等关键资源,为基层找到‘自己干’的方向,又统筹开展技术培训,并配强工程机械、测试仪器、电力仪器等设备,帮助基层获得GC2压力管道施工、评价检测等方面资质,提升基层‘自己干’的能力。”江苏油田经营管理部经理戎卫林说。
今年上半年,江苏油田自主实施新井投产一体化施工13井次,新井和侧钻井钻前工程43井次,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40井次,管线更新改造13.3千米,自主检验钻井采油助剂146批次、油(套)管66批次,检测气体报警仪1550台次,共减少外委费用1071万元。
中原油田印发《2025年外委转自营工作方案》《外委转自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外委转自营管理,提升工作质效。该油田外委转自营业务范围包括采出水处理、仪器仪表维修等20类51项业务。
中原油田油气储运中心成立外委转自营调堵技术研究所、采油调堵技术服务中心,通过培训及智能化加水投料改造等措施提升承揽能力。今年上半年,该中心已承揽油水井措施180余井次,实现了调驱、调剖等核心业务“零外委”。
河南油田通过“区域整合+业务划转”,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他们把以前东部老区外委的工艺管线维修、抽油机维修、机泵维修等业务划归油服中心承揽,既推动维修业务的专业化、统一化管理,又减少了维修业务的外委费用。
同时,该油田还成立西部维修测试队,全面承揽西部采油维修、电气维修、测试等业务,实现了东西部维修业务的全覆盖,推动外委费用持续减少。
激发活力,让挖潜动能“强”起来
为引导鼓励各单位深挖内部资源潜力、积极拓展新业务,各油田企业出台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
江苏油田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利用内部市场拓展新业务,各单位为满足油田内部生产经营需要拓展的新业务,取得的内部市场收入视同外部市场收入,引导各单位从“完成任务”向“创造价值” 转型。
该油田油服中心自主承揽管线施工、侧钻、钻前施工、新井投产一体化工程等多项业务。为增强挖潜动能,该中心还修订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上限和下限之间差距最高达60%,进一步调动干部员工“多劳多得、有效多得”积极性。今年上半年,油服中心人均劳效和收入利润率同比分别提升6.1万元和5.2%。
江汉油田完善外委转自营“双向激励”政策,对项目发包方和承接方均给予奖励,强化绩效考核驱动作用,推进各单位盘活资源挖潜增效。江汉采油厂自主开展地面泵除锈防腐、井口防渗池维修、低压管线更换等“自己干”项目;物资供应中心通过购置设备、专业培训,先后取得抽油杆、油(套)管、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防腐管等产品检测资质,取消30多个外委质检品种,大幅节约各项质检费用。
河南油田增加内部承揽指标完成和外委费用指标管控两项月度“工效联动”考核指标,充分激发基层队外委转自营的增收创效活力。今年以来,在东西部4支维修队成立外委承揽班组,在保障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承揽管线抢险维修、大型机泵维修、复合管接头及变频控制柜维修等业务,上半年维修业务内部承揽工作量同比增长15.4%。
搭建平台,让全员创新“动”起来
为扩大外委转自营业务范围,提升专业化承揽能力,各油田企业创新模式、搭建平台,充分激发干部员工的智慧力量。
针对专职驾驶员退休逐年增多、外雇驾驶员规模逐步扩大的实际,江苏油田在部分岗位推广C照兼职驾驶模式,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分批次组织兼职驾驶培训及取证工作。目前用车规模减少75台,兼职驾驶107台,占在用公务用车的24.3%,大幅减少外雇驾驶员费用。
为降低外委维修费,江苏油田推动5个汽修厂深化合作,装备、技术、人员资源共享,分区域明确各修理厂业务承接范围,按照“先自修、再内修、后外委”原则,严格审查程序,今年上半年,车辆维修外委费用同比减少96万元,减控率达19%。
江苏油田还充分发挥杨莲、奚永俊等11个创新工作室的能力,自主成立电机充磁、配电柜组装、井口加热炉维修调剂安装、作业地膜清洗、物料调剂设备维修等项目组。仅电机充磁一项,近3年累计维修370多台次,减少设备维修外委费用290万元,节约能耗400万千瓦时。
为推进设备维保外委转自修,中原油田于2023年底成立设备维保中心,全面整合现有维保资源,深挖自身潜力。今年上半年,该中心创产值400余万元。
“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普及,我们还组建了作业自动化故障维修、电喷发动机大修等9支难题技术攻关团队,推进维修业务由简单保养向专业维保、零配件维修向发动机大修、零星加工向大型制造的转变。”中原油田设备维保中心经理张红杰说。
针对控外委过程中的难题,江汉油田深入开展“揭榜挂帅”活动。今年6月,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针对压驱业务工作量快速增加、人力资源不足的难题,发布电驱小组“揭榜挂帅”公告,工程维修部低压电器维修队主动揭榜承揽,保障了压驱业务自主开展。
从制度约束到全员参与,中国石化油田企业以“控外委增自营”为抓手,不仅省下真金白银,更锤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在能源行业转型的关键期,这场“向内使劲”的变革,正为老油田降本增效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