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扶一口长停井就等于打一口新井,效果是实实在在的。”5月9日,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开发室副主任商强强,看着临45-9井由长停井成功转油井回采、日产原油5.6吨的报表,兴奋地说。
为了让长停井重新“上岗”恢复“造血”,临盘采油厂采用“内部发力、外部借力”方法,通过市场化手段实施长停井扶停新模式,与施工单位协商合作、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前4个月,他们运用压驱注水、降黏吞吐等新技术,实施水井转油、补孔上返、注水驱油等施工方案,实施扶停井31口,累计增油2800多吨,增加注水量4.1万立方米。
据介绍,临盘采油厂有低产低能、高含水、井下故障等无效益长停井224口,影响可采储量12.5万吨。为了“救活”长停井,今年以来,他们积极摸排长停井潜力,有针对性地初步优选65口井进行精准扶停。采油厂与施工单位协商采取定额制、日费制、大包制等合作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他们反复论证地层、井筒、地面情况,加强长停井地质油藏变化研究,确定年增油1万吨目标。
盘56-斜3井是临盘油田的一口生产油井,位于油藏封闭小断块,2005年5月投产,2015年11月因低液高含水关井停产。今年初,临盘采油厂在摸排长停井潜力时把该井作为重点增油对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论证。他们认为该井油层剩余油富集,潜力大,地面黏度4080毫帕·秒,决定采用“降黏+二氧化碳”降黏增能扶停措施,获得成功,初期日产原油9.3吨,目前累计增油500余吨。
(菅李峰 许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