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问 题:
基层填报的检查资料多、迎检多,削减了员工投入生产的精力
■做 法:
河南油田纪委(监督部)加强形式主义监督检查,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并通报整改结果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顾红霞
“同志们,今天下午继续督查资料减负情况,大家一定要多方位倾听基层员工的意见,了解最真实、全面的情况。”7月28日14时30分,河南油田纪委(监督部)督查工作负责人康东带着几名员工赶往采油一厂魏岗采油管理站督查基层资料减负落实情况。
到达魏岗采油管理站后,康东没有组织员工座谈,而是随机选择了一个办公室,敲门进去,询问正在办公的员工资料减负的情况。
被询问的是安全管理员李庆安。面对突然上门的几个人,李庆安愣了一下。一听是询问资料减负的效果,他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班前班后会的安全注意事项要记录资料,月度要有小结,季度要有总结,半年还要有半年总结……现在,这些都不需要我们基层填写了。我们只需要汇报异常问题的处理措施。这个‘特别瘦身’,真让我们基层的员工轻松了不少呀。”李庆安详细地给康东介绍。
“除了安全领域的减负,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的减负效果好?”康东接着询问。
“网络答题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都改变了很多。”李庆安补充道。
边听李庆安的回答,康东边记录。今年以来,按照河南油田党委的统一部署,他带领部门员工深入各单位全面了解为基层减负的落实情况,稳扎稳打推进整改落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为了保证效果,康东又随机走访了多名员工,了解情况、收集意见。
“目前,靠拍图片、录视频等留痕方式证明工作效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减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还要努力把‘特别瘦身’工作进行到底。”康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