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赵春国 丁 静 刘跃兴

    日前,收到红十字会为父亲蔡海鹏颁发的捐献荣誉证书,经纬公司胜利测井公司员工服务中心员工蔡凯和妻子姜丽丽认真将其擦拭干净,含着热泪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

    时间回到7月17日16时55分,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病房里,蔡凯拨通了东营区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张惠的手机,声音有些颤抖:“张哥,我父亲刚刚走了,我跟家人商量了,决定遵从老人的遗愿,想要捐献父亲的遗体和眼角膜,麻烦你联系具体的接收医院吧。”话没说完,他的眼泪就扑簌簌掉下来。

    去世老人蔡海鹏是胜利测井公司退休员工,1946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胜利测井从事过供热锅炉、仪器监测、档案管理等多个岗位。不管干什么,蔡海鹏都勤勉敬业一丝不苟,工作起来不计得失不讲条件,总计10余次被单位授予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父亲一辈子性格开朗、乐于助人,退休后也不闲着,积极报名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巡逻,还抓获过在小区里行窃的小偷。这次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不仅是他自己的真实愿望,也是受5年前去世的母亲影响。”蔡凯回忆。

    蔡凯的母亲、胜利油田第五中学教师马桂芳是个热心肠的人,不仅上课认真,曾经多次被评为胜利油田优秀教育工作者,而且退休后发挥余热,成为东营区的爱心志愿者,多次参加油田组织的爱心志愿活动,经常给贫困山区儿童捐款捐物。2018年,69岁的马桂芳因高血压脑出血住院,后病情加重,主动提出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意愿。经东营区红十字会和医院联系后,马桂芳去世的当天,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遗愿就得以实现。短短半年时间,先后有4名失明患者因为移植了马桂芳的眼角膜而重见光明。

    生命的价值,在大爱中延续、升华。蔡海鹏老人在今年夏季因病住院后,几次和家人、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反复表达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愿望。7月18日9时,东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滨州医学院和山东省眼科医院的接收人员相继赶到殡仪馆。在张惠和胜利测井公司员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辉的见证下,蔡凯作为亲属正式办理了相关手续,通过东营区红十字会将遗体和眼角膜分别捐赠给滨州医学院和山东省眼科医院,用于医学事业教学研究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位有着38年工龄辛勤奉献了一辈子的老石油人,用他的大爱,给世界留下了最后的“生命馈赠”。

    “父亲和母亲作为老石油人,一生勤勤恳恳。他们生前总是教导我,要时刻不忘感恩国家,时刻想着回馈社会,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也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个愿望。我深深地为他们自豪,更会向他们学习。”蔡凯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