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余热利用降耗又增效
□谢 江 阳 梅
“我们在王场联合站投产了两套700千瓦压缩式热泵机组,以油田采出液作为热源,通过有效利用余热,替代加热炉加热,既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又降低了能耗。”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生产运行部主任洪云福介绍,目前,王场联合站正加紧建设碳中和项目,积极打造油田首个“余热+绿电”碳中和示范点。
据悉,这两套压缩式热泵机组利用余热加热原油,每年可取代伴生气28.6万立方米,消纳绿电8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5300吨。
王场联合站是江汉采油厂规模最大的联合站,日处理原油600吨、采出液6500立方米,是综合性集油站。内热负荷包括外输原油加热、两条卸油管线加热和热水伴热及扫线,加热负荷超过1366千瓦。加热系统一旦出问题,原油就会失去流动性,导致堵塞,影响产量。
此前,该站加热炉使用的是天然气,运行时间较长,盘管、烟管及换热器管束穿孔等时有发生,影响生产运行。该站在提质增效项目改造中,按照新能源和油气工程项目同部署、同设计、同施工的原则,采取“余热+光伏”模式,在建设光伏项目供应绿电的同时,投产了两套700千瓦压缩式热泵机组。
作为项目攻关技术总负责人,洪云福说:“压缩式热泵机组通过消耗一定量的高品位热源(高温烟气、蒸汽、燃气),可将贮存于油田采出液中的热能提取出来供热,替代现有的加热炉。”
在建设过程中,江汉采油厂本着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考虑站点功能、位置、工作量、效益等因素,组织技术人员对地面系统从整体上进行优化调整,采用集中脱水设计的思路,将联合站上游王场、广华、浩口、高场等站点调整为分水站,简化站内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密闭集输,为油田在王场联合站建设“余热+绿电”碳中和示范点创造了良好条件。
“通过打造一批以王场联合站为代表的碳中和示范点,逐渐减少伴生气利用,降低生产能耗,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环保效益。”江汉油田规划专家金燕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