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什么要建设大型LNG储罐?
青岛液化公司工程物装部副主任师 于金伟:随着LNG储罐设计规范不断更新、材料技术和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建造技术不断突破,大型LNG储罐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的应用实践也表明,大型LNG储罐的单位罐容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规模效应明显。同时,罐容的增加也可更高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罐容占地面积减少),以及更大程度降低储罐蒸发率。此外,LNG运输船容积的增大、数量的增加及LNG接收站数量的增加,均需要与之配套的更大容积的LNG储罐。
目前,国内最大容积27万立方米LNG全容式储罐已在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建成。后续,该储罐重点设备设施将逐渐全部实现国产化,无论是低温钢筋、低温钢板、预应力钢绞线等重要材料,还是低温阀门、罐顶起重机、罐内泵等重要设备,国内均可完成自主设计、自主生产,储罐建设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同时,随着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施工、智能化应用越来越成熟,未来大型LNG储罐建设的工期也将大幅缩短。
■中国石化在LNG储罐建设方面形成了哪些技术成果?
工程建设公司项目经理 赵广明:工程建设公司自2010年开始投入大型低温储罐的设计建造研发,历经13年的不懈努力,共建造了10万~27万立方米大型低温罐36台、10万立方米以下低温罐13台。其中,位于青岛LNG接收站的27万立方米LNG储罐是目前世界上容积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全容罐。
27万立方米LNG储罐的建造没有先例可参照,相比常规的16万立方米储罐,其地震力增大约一倍,从外罐到内罐都不是已有罐型的简单放大,科学合理的抗震体系设计是重点和难点。SEI在外罐底板、外罐壁、穹顶均采用变截面设计,开发了全新的6扶壁柱多线束预应力体系及轻量化装配式铝合金吊顶,对罐保冷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SEI专有的LNG储罐内罐抗震设计技术分析计算软件,最大限度减少了液面地震净空高度,减小了内罐壁和内罐底钢板厚度。正是这一系列创新设计,保证了27万立方米LNG罐的本质安全性、建造和运行综合成本的经济合理性。
十建公司项目部总工程师 孙 军:在国内首台27万立方米LNG储罐施工过程中,我们以“实干、专注、开拓、奉献”的精神,主编LNG行业施工规范两项、参编1项,获得省部级工法4项,申请LNG储罐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2项。此外,LNG储罐用国产9%Ni钢研制及工程技术应用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容式LNG储罐干燥置换工程施工新技术获集团公司优秀论文二等奖。我们始终坚持样板引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施工组织,通过改进底板施工分区、热角保护模块化施工等11项施工组织优化,以及LNG储罐外罐壁冬季施工、钢穹顶分片优化、穹顶气顶升无线测量等12项施工技术创新,从技术源头优化建设工期,推动项目早投产、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