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人员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 马献珍 摄

    □付豫蓉 贾春晓 马献珍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的东胜气田新召气区累计新建年产能10.5亿立方米,占盆地北缘产能比例由15%提升至58%;2022年产气7.5亿立方米,占东胜气田总产量的38%。

    “富集的‘甜点’预测难度大,一度是制约气田发展的瓶颈,我们历经多年攻关,在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理、处理成像、‘甜点’预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召气区实现规模建产。”华北油气油气勘探管理部副经理张威介绍。

    新召区带位于盆地北部三个二级构造单元接合部,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典型的过渡带特征,河道规模小、储层非均质性强、河道识别难度大,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控藏要素多,富集目标评价难度大,严重制约勘探开发进展和效果。

    2008~2017年,研究人员历经10年艰难探索,由于对储层类型认识不清、缺乏预测“甜点”的有效手段,新召区带实施探井10口,仅2口井获得工业气流。因此,高效勘探开发必须解决“甜点”预测难题。

    2017年以来,华北油气针对“甜点”储层形成机理、地震成像、“甜点”预测开展攻关,取得了三方面成果:

    一是首次揭示了致密砂岩辫状河“甜点”储层的形成机制,创新提出了盆缘过渡型辫状河沉积地质模式,解决了“甜点”储层“如何找”的难题。

    二是创新形成了地震处理技术,研发了地震波形保真处理、地震宽频处理等技术,提高了辫状河河道成像精度,解决了“甜点”储层“看不清”的难题。

    三是针对高产气层隐蔽、分散的难点,创新形成致密砂岩辫状河“甜点”储层预测等技术,解决了“甜点”储层“瞄不准”的难题。

    2021年以来,新召区带勘探开发成效显著,部署探井30口,成功率由38%提高到62%;打出了一批日产10万立方米以上的高产井,最高日产达到26万立方米,支撑了新召气区日产从100万立方米快速上升至230万立方米,成为盆地北缘主力建产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