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翁丹妮 冯晓燕
“ 何站长,我是老林!我这边停电了,蟹塘的发电机得马上发电,你们能帮忙送150升柴油过来吗?”8月4日中午12时许,浙江台州石油三门新城加油站站长何玲玉接到了老客户打来的求助电话。
老林是三门县健跳镇的青蟹养殖户。与老林打了多年交道的何玲玉深知,如果不马上给蟹塘供电,蟹塘里的智能降温设备就没法运转,一旦水温超出青蟹生长的温度范围,老林这一塘“宝贝”可能就此血本无归。
“您别着急,我这就给您送过去。”何玲玉挂断电话后,迅速办理了散装油登记手续,并在同事的帮助下麻利地加注好150升柴油。
“站长,蟹塘距离咱们站20多公里,山路又不好走,我跟你一起去!”加油员陈卫芳看着满满的8个油桶主动请缨。
“也好!老林备用的柴油估计也撑不了太久,咱们赶紧出发!”
两人沿着国道一路行驶,很快就来到了通往蟹塘的岔路口。抬眼望去,老林的蟹塘就在1000米开外的山坡脚下。
“还得走一段小路才能到蟹塘,小路开车不好走,咱们直接步行把油送过去吧!”何玲玉提议。陈卫芳当即表示赞同。
在40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下,微风裹挟着水塘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两人提上油桶,奔着老林的蟹塘一路小跑。
“老林,油到了,您赶紧把油续上吧!”一见到老林,她们就把油桶塞给了他。顾不上与两人寒暄,老林赶忙接过油桶,把油加到了柴油发电机油箱里。
“还有4桶油在车里,我们再跑一趟。”来不及喘口气,两人又马不停蹄地往停车的地方走去。
等她们再次来到蟹塘边,“吃饱喝足”的柴油发电机正马力十足地做功,蟹塘里的智能降温设备也已经恢复正常。
“真的是多亏了你们,大中午给我送来了‘救命油’。这蟹塘是我全部的心血,要真是出点问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看着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的何玲玉和陈卫芳,老林连声道谢。
“您别客气!能帮到您,我们也很开心!”尽管脸庞被汗水刺得生疼,但看到老林舒展的眉头,两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