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平轩
1月1日,江苏南京气温降到零摄氏度,金陵石化储运部党总支书记蔡波赶到南京江北清江码头附近开始巡线。“冬季管线巡检要注意管线保温情况,防积水、防结冰,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移位、静电接地情况等。”蔡波介绍。
2024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实施立体化巡线、信息化监控、标准化治理等手段,立体布防,筑牢管线安全运行根基。
巡线管理立体化,保障管线安全稳定运行
1月1日10时,储运部专业巡线员游宁革在江北氢气穿江管线出口,检测测试桩电压,他主要负责江北氢气穿江22千米管线巡检。
金陵石化对厂际管线巡线实行分区管理,储运部负责中转线及江北厂际管线,涉及江北氢气穿江管线出口点至清江油库、扬子石化等17条管线;烷基苯厂负责该厂至炼油区域的管线巡检。巡线人员实施白班和夜班轮替,保证24小时巡线监控,主要检查汽煤柴油、氢气、液态烃等管线的保温、防腐、防凝防冻,以及有无违章作业、违规建筑、私拉乱接等情况。
针对安全隐患,金陵石化细化管线防护措施,深化与辖区政府沟通协调,杜绝违规作业。需施工的地方,施工单位作业前必须列出安全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每天安排监护人员盯紧施工,在现场增设视频监控,在有条件的区域安排无人机定时巡检,保证管线平稳运行。
2024年,公司通过人员监护、定点巡线、无人机巡航等立体化巡线监管,保障了1920千米管线安全稳定运行。
运行监测数智化,完成管线三维模型测量
2024年12月24日,烷基苯厂检维修中心管网调度员张斌,带上装有定位的巡检手机和无人机,巡检工厂到炼油区域的管线。
金陵石化加强管网监测智能化建设,建立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并与实时数据库、视频监控、巡线、应急指挥等系统实现数据集成。通过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可查看管线走向、周边地貌、关键点全景影像、实时运行数据等,还增设巡线“定位+点检”功能,提升管线巡查智能化管理水平。
2022年,公司建立管线“数字身份”信息库,将管线管理与隐患排查融合。巡线人员发现隐患后,及时扫描管线二维码上传,在相关的PC端和APP上自动显示事故管线流程图和关联阀门,为应急处置提供帮助。
“公司推进管廊数字化升级,运用数字孪生、云计算、视觉分析等技术,对管廊和厂内外系统管线实施数字化重建,构建‘分布走向、管线及附属物构造、空间结构’清晰的三维管线模型,提升管线安全管理水平。”信息与计量中心工程师刘致远介绍。
2024年,公司完成1600千米管线三维模型的测量及核查。同时,应用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在1号总降站和中转站变电站实现全方位远程监控,建立无人巡检体系,确保了管线安稳运行。
隐患治理标准化,安全拆除废旧系统管线
1月2日,在该厂炼西路东,一排排银色管线整齐地架设在蓝色管架上,在管线显眼位置标明了管线介质及走向。“这是公司厂际管廊的一部分,也是花大力气持续治理管线隐患的结果。”金陵石化首席专家陆鹏宇介绍。
多年来,该公司持续实施管线隐患治理,制定管廊管带建设标准,将管线纳入标准化管理。管线防腐、保温、颜色、标注,以及与公路、建筑物的距离等都严格按标准执行,加强对老旧、部分埋地、系统管线实施整改和治理。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废旧管线拆除工作。生产计划部牵头,协同机动、安环等部门及相关单位,按介质、流程等对废旧管线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待拆除管线360根。为保证管线安全有序拆除,该公司成立废旧系统管线拆除专项小组,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打表推进。严格进行风险识别、工艺吹扫、介质分析、盲板确认、现场监督等,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截至年底,已安全拆除废旧系统及断头管线282千米,拆除率超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