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碳足迹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研究对象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企业和国家。
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能源低碳监测中心主管师岳宇说,企业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
产品的碳足迹是一件产品在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不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范围的碳排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聚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解决行业间碳排放核算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加快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计算碳足迹,首先要明确产品的物理边界。根据国际标准,产品的碳足迹分为三个范畴:一是直接排放,企业使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排放,企业外购电力、蒸汽等产生的间接排放量;三是产业链中产生的其他间接排放量,比如企业上游物资的采购、运输和配送,下游售出产品的使用、废弃和回收等。
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碳足迹可选择“从摇篮到大门”“从大门到大门”和“从摇篮到坟墓”三个过程作为物理核算边界。岳宇说:“由于供应链碳足迹数据缺失,加之原油无法作为最终产品面向消费者出售,因此,胜利油田选用的是‘从大门到大门’作为核算边界,即从勘探开发、原油开采、原油处理到长输储运过程作为核算边界。”而汽柴油、润滑油等终端产品通常以“从摇篮到坟墓”为核算边界。
为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监测与管理,2024年,中国石化依托碳资产管理平台,以胜利油田为试点开发了原油、天然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功能,实现了油气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