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李文静
今年以来,河南油田以效益开发为导向,做优做实“产量增、成本减”文章,利用三次采油技术增油14.4万吨,同比增长9.8%,三次采油化学剂用量同比减少14.9%,实现增产增效降本目标。
三次采油技术就好比洗衣服时加入去污能力强的洗衣粉,通过向油藏注入化学剂,将隐藏在岩石缝隙里难开采的剩余油“洗”出来。
经过50多年开发,河南油田东部老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地下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老区增产难度逐步加大。河南油田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三次采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2000年,三次采油技术在河南油田进入规模化工业推广应用阶段。如今,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河南油田稳产和延缓产量递减的主体技术之一。
目前,河南油田未动用化学驱油藏总储量超7940万吨,主要以小断块、强边水、高温油藏为主。这些油藏中的剩余油处于非常隐蔽的状态,剩余油附着在岩石壁上,很难用化学剂“洗”出来,特别是应用三次采油技术开发的主力区块双河北块Ⅳ5-11层系,采出程度已达63.1%,挖潜空间面临“天花板”。
要挑战开发极限,必须想方设法动用剩余油。目前,河南油田实施三次采油技术的单元,大多有多套油层,应用聚合物驱技术、复合驱技术、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等,可以提升部分单元的产量,却难以实现对所有油层的全覆盖。为了扩大三次采油技术对油层的覆盖面,河南油田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基础研究,攻关形成三次采油技术和水驱开发技术并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培育、壮大动态剩余油富集区,使地下的剩余油聚集起来形成“油墙”。他们再利用调整井网、重构地下注水通道等方式,高效采出“油墙”内的剩余油,大幅提高了三次采油单元的采收率。
同时,河南油田坚持日跟踪、月分析制度,密切跟踪正在注化学剂的11个三次采油单元的158口注入井、239口采油井生产动态,关注并及时解决现场异常状况,确保油井正常生产。前11个月,河南油田应用三次采油技术解决油井异常问题93井次,使生产时率提高2%。
针对化学剂成本高、无法根据油藏情况实现差异化“洗”油等问题,河南油田在做实三次采油增油“加法”的同时,坚持“优化无止境”原则,做好化学剂用量“减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化学剂与油藏配伍研究,实现“一井一策”个性化注入,既保障了注入效果,又减少了化学剂的用量,效益开发水平持续提升。
“我们要不断攻克新技术,以最低成本采出不同类型油藏里的剩余油,力争实现采收率突破70%的目标,为老油田增产作出更大贡献。”河南油田水驱油藏工程研究专家张连锋展望下一步成效,信心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