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浩瀚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四号钻井平台犹如一座“钢铁之城”,他们在这片海域为国找油找气。
平台员工为接送员工上下班的直升机加油。
钻井三班员工合力开展组合钻具作业。
水下班组员工更换水下防喷器阻流压井铠装软管。
地点:中国南海
温度:24摄氏度
单位:上海海洋石油局
章 铮 陈鸣启/图 杨 涵 刘徐翔/文
12月8日午夜2点,在祖国的南海海域,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四号钻井平台灯火通明。
“泥浆泵泵压维持到24兆帕,5台柴油机全部开启!”钻井队队长曹勇一边紧盯着满是中英文参数和监控画面的6块显示屏,一边熟练而果断地操作着刹把。随着他的指令,一节节碗口般粗细的钻具如同一根根“探针”,正在一寸寸向海底挺进。
正在作业的这口风险探井,是上海海洋局今年的重点项目。
“这是公司招商区块实施的首口井,招商区块要形成新的产建阵地,第一步必须走扎实。”平台经理陈亮说。
深夜里,精神高度集中的不仅有司钻,还有设备组组长陆广宋和手下的工程师们。陆广宋最怕半夜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陆地上东西坏了,可以找售后,但在茫茫大海上,只能靠自己”。年底任务繁重,作业节奏快,陆广宋所在的班组连续几晚都扑在钻台维保。“有时半夜接到电话,浑身一激灵,故障解除后,我也睡不着了,所以啊,晚上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苍茫南海,气象万千,波云诡谲。光是今年,平台就遭遇了5次16级以上的台风。台风入境前,平台人员必须迅速把设备做好绑扎固定,台风过后,他们又不得不加班加点赶进度,因此原定的倒班时间常被一推再推。“有个航次,好几个同事连续退了4次票,才把时效抢回来。”工程师申磊回忆道。
除了台风的肆虐,夏日炎热的天气对于平台上的130余名石油工人来说,同样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泵房里的作业人员就像被蒸煮的“小笼包”,他们需要钻进泥浆泵内部,在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蒸”4个小时,才能将约204升新的润滑油打进泥浆泵,以此维持泥浆循环,保障井控安全。12月算是气温最舒服的时候,工人们的作业劲头也足。可中午阳光强烈时,在夹板上待久了仍是热浪滚滚。
勘探四号转战南海后,截至目前共打了5口自营井,每口都有收获,因此它也被大家称为“福船”。尤其是今年6月底,由勘探四号承钻的海3斜井试获高产油气流,创海中凹陷油气日产最高纪录。“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今年希望可以兑现自己的诺言,回家陪老婆孩子过年。”连续5个春节在平台坚守的水下工程师伦庆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