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嘉宾: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赵 睿

    随着生物基和高性能聚酰胺等新材料的开发,聚酰胺行业在多个应用领域的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酰胺6生产和消费国,聚酰胺6经过“十四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已开始净出口,未来计划新增产能大部分源于现有大中型生产企业的扩建,且呈现上下游一体化模式。

    我国聚酰胺6的消费驱动力近期是纤维生产,远期在工程领域。全球纺织业生产中心在我国,而人口大国对于纤维的消费量更是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另外,由于价格和某些性能优势,聚酰胺6在纤维领域还将继续替代部分聚酰胺66的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酰胺6纤维的年需求量将增长15万~20万吨。从长远来看,我国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升级发展,将拉动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聚酰胺6作为工程塑料的消费增速将高于纤维领域,其所占比例会逐步增加。因此,对新建的聚酰胺6项目,企业一方面要采取己内酰胺-聚酰胺6-锦纶的一体化建设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聚酰胺6工程塑料(改性塑料合金)产品和市场的开发。

    聚酰胺6盈利能力继续下降。2024~2028年,我国聚酰胺6拟在建项目有12个,涉及产能合计超过250万吨/年。但由于聚酰胺6行业低迷,价格下降、毛利率降低,预计未来几年多个拟建项目不会如期建成投产。聚酰胺6供需矛盾依旧突出。“己内酰胺-聚酰胺6-锦纶”产业链配套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可能会出现部分老旧产能的淘汰,以缓解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但聚酰胺6下游需求跟进不足,预计2025年聚酰胺6厂商的盈利空间将持续压缩。

    聚酰胺6出口量持续增长。预计未来5年,我国聚酰胺6出口量将持续增长。随着未来几年新增产能的投放,行业产能规模持续壮大,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同质化产品竞争的影响,聚酰胺6生产企业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对冲国内竞争风险、缓解销售压力。聚酰胺6的出口主要贸易对象仍将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纺织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以出口锦纶民用丝商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