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任海燕
黝黑的脸庞布满皱纹,宽厚的手掌满是老茧,身高八尺、不苟言笑,站定,莫名的威严之气扑面而来。他,就是胜利油田劳动模范、东辛采油厂永安管理区注采一站站长杜春江。
盐碱地,大风沙,是杜春江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34年在一线风吹日晒,杜春江看上去比同龄人更成熟一些。他年过50,学历也不高,但就是这样一名普通党员,凭借率先垂范的干劲儿,让很多基层员工踏踏实实数十年如一日地跟着他干。
注采一站开发类型复杂,接替产能差。“沙里淘金,水中取油”成为他们的主攻目标。今年上半年,仅有的一口新井永566投产,这被杜春江视若珍宝。
永566新井投产后各项数据都不太稳定。在生产初期信息化数据没有跟进的情况下,杜春江连续一周蹲守现场,协调值班人员增加巡检次数,多次录取资料。在放喷阶段,该井注二氧化碳后没有可燃伴生气,怎么办?为保证正常拉油程序,他带领注采一站党员干部成立突击队,第一时间人工铺设气管线,将永2斜17井的套管气引到井场,顺利解决这一难题。
然而,挑战却接踵而至。60条管线,25台抽油机,41台变压器……新井刚步入正轨,42口油水井移交任务又摆在了注采一站16名员工面前。
“党员,就要带头干!”这是杜春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陡增的工作量与人员老化递减的尖锐矛盾,他带领班站骨干,从熟悉每一口井位、探查每一口管线开始,坚守45天,让老井焕然一新。他还重新绘制出井位图和管线流程图,抽油机、增压泵及配套变压器、控制柜、电机等设备信息全部录取完成。
不仅带头干,还要干得好、干得巧。永3-64井是永3-19计量站的一口电泵井,井口温度65摄氏度。而永3-3计量站所辖油井却因液量少、温度低、易冻堵,成为冬季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杜春江脑海中产生,能不能利用井口高温解决永3-3的难题呢?
说干就干。在杜春江的指导下,该站借助一条停用的注水管线,将永3-64液量导入永3-3计量站。高温液量冲洗低温管线,进一步降低冻堵风险,提高永3-3管网运行效率。若永3-3站所辖油井出现井内结蜡现象,则可通过切换流程进行套管灌液,完成井内热洗清蜡,降低掺水成本,强化特殊井管理,一举两得。
总是带头干,杜春江在员工中的口碑极好。在他的带领下,注采一站干部员工拓思路、找方法、齐创效。通过自主流程改造,永3斜149等14口油井免修期平均延长了100天,节约车辆、热洗、药剂等费用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