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原油田研究人员在探讨近洼带油气成藏模式。 刘国庆 摄
□杨 敏 刘国庆
东濮凹陷石油资源量10.52亿吨、天然气资源量3383亿立方米,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667.5亿立方米。尽管油气资源量庞大,但东濮凹陷经过近50年勘探开发,勘探难度逐年加大,“探不出、 采不动”成为最大难题。
“东濮凹陷是典型的断陷演化盆地,有其独特的地质特点——构造复杂、沉积多变、生烃差异大、油气分布不均等,建设千万吨级一流油气田急需破解隐蔽油气藏勘探难题,让老区‘活’起来,近年来,研究人员将勘探重心放在了‘近源、进洼、走深’精细勘探。”中原油田油田勘探部署专业高级专家慕小水说。
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实践,形成了东濮特色的常规和非常规增储领域精细勘探关键技术,多领域勘探取得新成果。
东濮凹陷受咸化断陷湖盆高频震荡沉积控制,优质烃源岩分布层系多且薄。为搞清楚优质源岩分布规律,科研人员从资料录取分析着手,从生烃母质类型到生烃产率再到优质源岩预测开展系统研究,再将有机与无机、动态与静态、测井与地震相结合,提出了咸化湖盆优质源岩“双峰生油,接力生气,多层发育”新认识,形成了咸化湖盆优质源岩评价技术,拓展了油气勘探的深度和广度。
东濮凹陷多隆多洼构造格局决定了其沉积体系和砂体类型的多样性,但深层是否具备储油“甜点”?针对这一关键难点,研究人员强化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及预测技术攻关,形成沉积相模式控制下的基于波形指示+伽马反演约束下的薄互层叠前预测技术,以及多属性+去压实反演河道砂体预测技术,明确近洼深层厚层水下分流河道、浊积扇、薄层滩坝砂等多期多类型砂体叠置发育,是优势储油空间,为进洼找油提供了优势储油空间。
东濮构造极为复杂,导致油气分布及富集规律研究难度大。研究人员利用地球化学指标、包裹体分析、定量测年分析等开展油气运聚追踪,同时通过原型盆地恢复、断裂演化分析、断层多维度刻画等明确油气动态演化过程,形成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恢复技术,建立了盐湖“多隆多洼、近源聚集、有序成藏”的成藏模式,认识到明化镇晚期构造活动变弱后,洼陷带优质源岩与相邻储层配置形成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叠加连片态势,提升了洼陷带勘探价值。
近年来,科研人员围绕低勘探程度区西南洼陷带、葛岗集洼陷带,以及富烃洼陷前梨园洼陷带、濮卫洼陷带等精细勘探再评价,部署10余口探井,落实4个千万吨级油气规模增储新阵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1200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2700万吨。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濮勘探研究所所长高永涛说:“我们通过精细勘探,在葛岗集洼陷带部署实施马3001斜井,于4280.5~4673.1米井段压裂试油,获日产油62.8吨、气4.32万立方米,是东濮凹陷近10年首次试获超百立方米高产油气流井,实现了东濮凹陷近洼带自生自储油气藏勘探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