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李元化石化名匠创新工作室】
该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由全国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能大师、石化名匠李元化领衔,现有成员32人。自成立以来,工作室聚焦钻井一线难题,取得创新成果176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120项,在知名期刊发表创新成果论文40余篇。
图为李元化(前排左四)为工作室成员讲解自研活动式封闭吊耳工作原理。周敬水 摄
周敬水
7月26日,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培训实验基地,全国技术能手李元化带领李元化石化名匠创新工作室成员专注地测试着创新改进后的钻具回压阀抢接装置。连续5次的高压内喷安装试验,均成功抢接。一直困扰着他们的难题——井口回压阀引扣对扣难、抢接速度慢、封井时效低,都迎刃而解。
现场掌声、欢呼声交织。面对赞誉,李元化只是淡淡一笑,“我们创新工作室的责任就是解决钻井一线的生产难题。”这不是口号,而是坚定的实际行动。
该工作室由2名技能大师、6名首席技师、20名主任技师、3名主管技师和1名技师组成,涵盖钻井、泥浆等7个专业领域。自成立以来,他们始终立足生产一线,聚焦钻井施工现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先后解决钻井一线共性难题846个,完成立项攻关创新项目120余项,累计创效9000万元。
“‘钻井泵两档链条变速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全国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石油质协QC二等奖,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市场,创效2000多万元;‘管具自动移送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广应用创效1000多万元……”提起工作室取得的创新成果,李元化如数家珍,眼中闪烁着光芒,言语中满是自豪。
李元化深知,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为培育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技能人才队伍,他将工作室打造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工作室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创建仿真实训基地,开发“铁军E学堂”移动学习平台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人均年授课300课时。10余本教材、210个课件、24项仿真实操项目、10多个竞赛项目的操作规程……为了让教材内容精准实用,他们反复打磨。其中,4项课题研究获中国职教科研奖,被国内外同行借鉴应用。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如今,该工作室已成为中国石化乃至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创新标杆,更有6人创立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合力。在他们的悉心培育下,150多名新人茁壮成长,走上重点岗位。其中,110人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10多人在全国技术比赛中摘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