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建强
6月18日8时许,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催化裂化车间三班员工霍志浩换完工装,确认人员定位卡电量饱和后,将其放入上衣右口袋中,走入检修现场,开始一天的工作。
10厘米长、6厘米宽的白色人员定位卡,如同“四合一”报警仪一样,成为霍志浩工作必备的随身物件。截至目前,齐鲁石化已经发放人员定位卡10200张,配置智能充电柜40台、桌面充电柜110台,基本满足了当前员工、承包商人员及访客的需求。
从2023年开始,齐鲁石化逐步在各厂推广人员定位系统。今年5月底,该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员定位卡或防爆手机”的方式实现人员定位,具备人员定位、历史轨迹查询、人员异常报警、超员报警、静止报警、人员聚集监测等功能。
“经验表明,在事故中第一时间获取人员位置对于救援非常重要。因此,公司从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引进了人员定位系统。”齐鲁石化安全环保部仇登攀介绍。
登录该系统可以看到,蓝色安全帽代表员工,红色安全帽代表承包商人员,白色安全帽则是访客,区域内各类人员的数量实时显示。选定画面中一名持卡人,鼠标按下轨迹按钮,其行为轨迹便会一目了然。
“你在装置内移动超过1米,定位系统就会显现。”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人员定位系统项目负责人王云龙介绍,“若一名人员10分钟未发生位移,便会报警。高风险区域超过限定人数,同样会报警。”
齐鲁石化各车间设有登录人员定位系统的计算机终端,并安排人员值守。人员定位卡背面是SOS一键报警红色按钮,当持卡人遇到紧急情况,连续按下三次便可实施呼救,值守人员会及时联系人员到现场确认报警人状态。“这是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又一道安全防线。”霍志浩认为。
齐鲁石化积极推进此系统的应用,四名督察员分区域每天督察,抽查员工与承包商人员是否佩戴人员定位卡、是否会使用,以及各车间是否登录系统。“现在进入现场我们都会戴上人员定位卡,已经成为习惯。”承包商人员梁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