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汪凌康 摄
当前的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为终端用户提供电力和液体燃料;未来的能源系统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为终端用户提供氢能和电力。氢能与未来能源系统可以很好地耦合。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到2060年,我国氢产量将达1.2亿吨,其中绿氢有1亿吨的规模。
套用一句广告词——氢是可再生能源的搬运工。没有可再生能源就不要谈氢能。氢是二次能源,像电一样,没有一次能源就不要谈电。绿氢的关键是可再生能源的获得和氢的制备。
目前几种电解水制氢技术各有所长:碱性电解水制氢,电解效率在60%~75%,工作温度在70~90摄氏度,已商业化广泛应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效率在80%~90%,工作温度在70~80摄氏度,已部分商业化应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电解效率在85%~100%,工作温度在600~1000摄氏度,处于样机示范运行阶段。采用这几种技术,1立方米氢消耗3.5~4.2千瓦时电,未来降低氢的价格主要是降低设备的投资。
此外,固体聚合物(SPE)电解水制氢技术优势明显:电解纯水,无腐蚀污染;响应快,可与风能、太阳能结合;氢气纯度高,在99.99%以上;电解效率高,能耗低,无碱雾净化装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制的260千瓦SPE电解槽,电解效率达86%,极限为1立方米氢气消耗3.54千瓦时电。大规模SPE电解水制氢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降低贵金属的用量、研制高效廉价的膜材料等。
预计到2050年,电解水制氢的价格要低于煤制氢的价格,届时,我国氢消费量将达8100万吨,氢能总产值达1.6万亿元。
氢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储存和传输。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可以直接通过输氢管道输送,也可以制合成氨或甲醇,技术上没有难度,关键是经济性。
我国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排放来自流程工业,与绿氢耦合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如高炉炼钢,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65亿吨,排放二氧化碳14.7亿吨。现在是用一氧化碳、甲烷等还原,未来如果用氢来还原氧化铁变成金属铁,会很好地解决碳排放问题。预计到2050年,低碳(氢)冶金占比将在50%左右。在水泥行业,我国2020年水泥产量23.95亿吨,排放二氧化碳14.2亿吨,主要是将碳酸钙煅烧成氧化钙排放,可以把煅烧变成还原,用碳或氢将碳酸钙还原为氧化钙。
水泥生产如果用粉煤中的碳还原碳酸钙,可以得到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又可以与钢铁生产耦合,将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两个过程采用绿电和高效等离子体加热的方法,可以实现水泥和钢铁生产的耦合,既简化了工艺,又降低了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