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张秉宇

    9月18日,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春52-1H井现场,春光采油服务队采油工吴辉量完井口温度、压力后,又仔细检查井场的角角落落,发现没有纸片、油污等垃圾后,骑着三轮车赶往下一个井场。“确保井场没有一片垃圾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吴辉说。

    河南油田西部油区生产区域横跨天山南北,有的紧邻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博斯腾湖,有的紧邻百姓赖以生存的农田。他们加大绿色企业建设力度,持续保持废气达标排放,污油污水零落地,让戈壁大漠天更蓝水更清。今年以来,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当地政府要求的标准。

    为管线找“替身”,根植“绿色”源头

    “大家检测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不能遗漏任何一处细小的地方。”近日,河南油田春光采输服务队队长刘子胜带着员工,仔细检查站内管线磨损和腐蚀情况,反复叮嘱道。“生产现场紧邻百姓棉田,管线一旦穿孔,就会带来污染风险。对这些管线,我们必须呵护有加。”刘子胜说。

    河南油田在春光油区投入生产10多年,在宝浪油区投入生产20年,部分管线老旧,管线内壁变薄,存在穿孔风险。再加上当地水质碱性较强,容易腐蚀管线,给维护管线增加了难度。

    “杜绝污染从源头抓起,咱们先改改水性。”6月以来,该站通过在水中加入酸性物质,降低水对管线的腐蚀,延长管线寿命。

    对使用时间长、存在穿孔风险的生产主干线上的管线和部分单井管线,他们找到材料环保、耐腐蚀、耐高温的管线当“替身”。截至8月底,河南油田在西部油区更换春10外输干线等8条油气管线,把“绿色”根植在生产源头。

    为锅炉换“新装”,“吐”出新鲜气体

    “锅炉的各项运行参数正常、大气排放物指标在地方政府控制范围之内……”近日,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安全环保部副主任张东通过视频监控,检查移动注汽锅炉等运行指标,记录检查结果。“锅炉产生的氮气等排放物达到标准,我们才能更好守护头顶这一方蓝天。”张东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去年下发新规定:废气排放物每立方米不能超过50毫克。河南油田根据西部生产区域的17台移动注汽锅炉运行情况,对6台锅炉实施改造,对8台锅炉进行更换,让锅炉持续“吐”出新鲜气体。锅炉改造或更换后,河南油田西部生产区域的废气排放物控制在每立方米30毫克以下,远优于当地政府的控制标准。

    “河南油田人,亚克西!”7月,新疆乌苏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高其杰到河南油田西部生产区域检查时夸赞道。

    垃圾污水不落地,让一汪清水永葆绿色

    近日,河南油田油服中心宝浪采油服务队采油工刘恩昌拿着铁锹,在紧邻博斯腾湖的图301井点仔细地捡拾着刚作业后残留的指甲盖大小的铁屑、纸片等垃圾,并分类装入不同的垃圾桶。“博斯腾湖是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水源,我们得好好保护。”刘恩昌说。

    在紧邻博斯腾湖的生产、作业现场,他们要求垃圾、污水不能落地,通过设置环保围堰、铺设防渗膜、分类回收生产生活垃圾等措施,严防死守,保护博斯腾湖的一汪碧水。

    作业前,作业人员首先在井场摆放好铁制的船型围堰,再在船型围堰上铺上蓝色的防渗膜,做好双层防护,确保垃圾污水不落地。在作业现场,他们配备了分别放置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垃圾桶,避免生产和生活垃圾交叉。作业完工后,作业人员把污油、污水、生活垃圾等带回垃圾处理点分类处理,不给井场留下一片垃圾。

    因为20年如一日的严防死守,河南油田在紧邻博斯腾湖的生产区域没有发生一起污染事件,博斯腾湖碧波荡漾,成为油井旁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