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人员在进行地层精细对比工作。李小霞 摄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李小霞

    “隐蔽油气藏很多都隐藏在像手指关节褶皱里的隐蔽处,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很难发现。”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勘探研究所所长岳欣欣形象地解释。

    目前,河南油田的隐蔽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泌阳凹陷和春光探区。勘探研究所副所长黄帅博介绍,隐蔽油气藏圈闭的形态隐蔽、储集的空间隐蔽,成藏条件复杂、圈闭形态不规则,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界定它们的展布范围。比如,春光探区白垩系的隐蔽油气藏规模小,油藏单层厚度只有1~6米,还大多隐蔽在不整合面附近,小层精细划分难、沉积微相刻画难、圈闭及油水识别难,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但该区域保有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规模大,勘探潜力较大。

    今年以来,河南油田打出“组合拳”,深挖隐蔽油气藏潜力。他们开展层序地层研究,明确隐蔽油气藏的地层分布特征,再系统分析它们的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明确它们的演化规律,通过小层精细对比,建立砂体发育模式,明确了圈闭类型及有利圈闭发育区。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深化油源、油气输导体系、储盖组合、成藏期次研究,明确了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同时,对已发现的隐蔽油气藏开展精细解剖,明确油藏的发育规律,建立油藏成藏模式,总结成藏控制因素,找到成藏有利区带。

    有的隐蔽油气藏处在地层剥蚀比较严重的区域,有些地层由于风化等原因消失不见。研究人员根据地层超剥带砂体发育情况及储盖组合特征,开展削蚀带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叠前叠后流体检测技术攻关等,形成针对超剥带储层预测及含油气预测技术,支撑超剥带隐蔽油气藏的精细识别与刻画。

    今年以来,通过认清隐蔽油气藏的展布范围、成藏特征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泌453、春垩17、春垩1704等井均钻遇优质油层,并在春光探区打造了东北部白垩系剥蚀带高位域三角洲增储建产新阵地,以及白垩系超覆带三角洲及滩坝岩性圈闭稠油规模增储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