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石化信息化首席专家、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剑峰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然而,从本质上讲,数据只是浮于前端的表象,由数据解读提炼出来的信息和知识才是隐于后端的根本,即只有转化为信息和知识,数据才能发挥生产要素的价值。

    在数字时代,数据、信息、知识,这些经常被提及的词汇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简单来说,数据是一组抽象的记录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将数据与具体事物或事件相关联,就解读出了有指向有意义的信息;对众多信息进行汇总归纳,就能提炼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认知,即知识。例如,6.1-24、7.1-24、8.1-24……这样的数据只是一组符号而已,若从时间角度进行解读,那就是:6月1日全天有24小时、7月1日全天有24小时、8月1日全天有24小时……这就成了具体的信息。进一步对上述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就可以得出一条知识:1天是由24小时构成的。

    以上就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一条路径。当然,这样的路径远不止一条。例如,由大数据训练出来的故障预测模型,本质上也是一种知识,只是这种知识是一种隐性的表达,其价值主要附着在模型参数的取值上。此外,企业管理模型、装置操作规程、各类工业软件等,本质上也都是知识,且很多都是从数据中提炼出来的。依据从数据解读和提炼出来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找到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和适应当前现状的最优策略,最终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中国石化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从2012年起开始有序规划建设知识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已开发出检索推荐等12类应用功能,覆盖河南油田等9家企业,注册用户12000余个,构建了涵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经济研究等领域的知识分类体系,积累形成了千万级知识库和亿级知识图谱,配置了700余个不同类型知识采集源,并利用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等技术进行知识自动化采集、加工和应用。这些知识的挖掘和积累,为科技创新提供着重要的原材料支撑,也为业务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知识管理系统重建设,也重应用和升级。系统应用既在于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知识贡献激励措施的实施,更在于对知识共享文化的培育。为此,总部机关部门率先践行“知识开放”理念,已在“石化办公”移动应用中开放知识管理平台,所有人都可从中检索查询全量的公有知识资源。未来,随着大家对知识积淀重要性认知的逐步提高和知识共享理念的逐渐养成,希望每个人都会深刻理解和深度认同“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当形成人人探索知识、人人贡献知识、人人应用知识的企业文化时,就能产生“1加1远大于2”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系统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视新技术发展水平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从ChatGPT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内置的大模型参数一代比一代多,当模型参数增大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产生类似“人类开悟”的质变效应。这为未来的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方向和路径。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知识开展大模型训练,形成便捷通用的石油石化知识服务,为集团公司各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应用支持。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中国石化建设知识管理系统,正是为了打造石油石化领域的天下之目、天下之耳、天下之心。有此“目耳心”,才能牢牢抓住人才这个企业发展之本,有效助力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稳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