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直以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建设工作,2021年~2023年,先后组织修订和发布了一系列制度和标准,包含在“7+1”安全管理制度当中,全面夯实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以下内容由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过程监督管理室提供)
《中国石化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最新版于2022年1月27日签发,2022年4月1日生效。
强调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为24小时。
要求“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明确开票人和审批人,由开票人进行安全交底。
明确监护人检查范围,须全程监护。
沿用原制度作业人员职责等。
《中国石化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直接作业环节纲领性制度,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指导和支撑。
明确“管业务必须管安全”“风险管控最有利”“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 ”。
确定参与作业许可证的办理人员,负责制定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
明确所有作业(含员工自行开展的作业)未经许可,严禁作业。
明确作业许可证的会签与审批,应在作业现场进行等。
《中国石化能量隔离管理规定》
10%的由危化品引发的行业重大事故,皆由于危险能量控制不当或不足导致。鉴于《中国石化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和《中国石化作业许可管理规定》不能全覆盖能量隔离要求,集团公司党组领导于2021年特别要求制定了此项规定。
《中国石化无氧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无氧作业是工作人员在低氧隔离的受限空间中进行施工操作的一种作业,如氮气保护下的催化剂装卸、塔(罐、器、槽等)内清理、检查等。2021年,集团公司党组领导特别要求制定了此项规定。
重点管控的作业类型
清除、清洗作业。如进入储罐进行清除、清洗油泥、杂质,进入窨井、污水池进行疏通、清理等。
拆除作业。如进入储罐进行密封胶带、浮盘拆除等。
无氧作业。如进入氮气环境下的塔器内进行的催化剂装填、卸除等。
设备维修、防腐、安装作业。如进入塔器内进行设备附件更换或防腐,进入地下管沟进行人工顶管或敷设线缆等。
重点防范的危害因素
中毒、窒息、燃爆、坍塌掩埋、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高温高湿等。
禁止出现的问题
物料未处理干净,残存挥发性的可燃、有毒物料。
可燃、有毒物料未有效隔绝。
违规使用非防爆工具或安全电压。
作业前未进行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或检测不准确。
由于作业程序错误、防护措施不落实等导致塌料、掩埋。
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等。
现行配套的国标、行标、企标
GB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AQ/T3042-2013《外浮顶原油储罐机械清洗安全作业要求》
SY/T7385-2017《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范》(一级企标)
《检维修作业硫化亚铁风险管控技术规范》(一级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