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电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近日,从国家电投在上海举办的2022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活动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投电力总装机容量2.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4亿千瓦,占比达到65.87%,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猛 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猛,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据国家电网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49.6%,发电量占比36.2%,特别是风电光伏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25亿千瓦,连续3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新增电量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

    ●我国首个交能融合示范工程首批并网发电

    5月10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投资,广东院、山西电建EPC总承包建设的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金乡段并网发电,金乡零碳智慧服务区同步启用。

    ●我国首台(套)新能源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亮相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联合孵化的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布。这是我国首台(套)具备产业化标准要求、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运载装备。

    ●绿氢主流技术实现规模化突破

    日前,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条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电堆自动化生产线下线,年产能可达100兆瓦,可兼容多型号电堆生产。业界认为,SOEC作为主要电解水制氢方式之一,此前一直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SOEC已开始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降本路径清晰,有望成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钠电池产业化将迎“破晓”时刻

    目前,钠电池产业链已有企业超150家。高工产业研究院认为,近半钠离子电池企业即将量产,今年钠电池产业将跨过“吉瓦级出货”这一门槛,为3吉瓦时~5吉瓦时的规模,而去年出货量仅0.2吉瓦时左右。钠电池产业化有望迎来“破晓”时刻。

    ●4月公共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52%

    中国充电联盟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公共充电桩数量比3月增加6.7万台,同比增长52%。截至2023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02.5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85.5万台、交流充电桩116.9万台。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5.8万台。

    ●新型可再生氧离子电池可用于大型储能系统

    维也纳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陶瓷材料的新型氧离子电池。如果该电池退化了,可以再生,因此具有较长寿命。此外,该电池不需要任何稀有元素,且不可燃。对于大型储能系统,可能是最佳解决方案。如果需要大型能量存储装置临时存储太阳能或风能,氧离子电池可能是较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