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花园是我们心灵休憩之所。文 佳 摄
单位的投入改造让石化大院有了光鲜亮丽的“面子”,员工的动手创造让石化大院有了温暖如初的“里子”。
蒋如高
又是一年深秋,小花园开始热闹起来。一两株秋海棠、三五朵金光菊、七八盏五星花,躲在花池里偷着乐。尤其是墙脚的几棵向日葵,正舒展着开放姿态,对着风儿摇,迎着客人笑。
8年前的这个季节,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我为之奋斗25年的钻井公司解体。不久,原单位被拆成多个小股部队,像天女散花一般,播撒到华东地区的各个专业单位。
“请同志们把办公物品、生活用品都带好,明天就去新单位报到。”那年国庆前夕,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批18人离开安徽故土,办公桌、电脑、文件柜、被褥等装满6辆大货车,顶着蒙蒙细雨,开进了位于江苏扬州的新单位。
长假之后,就正式上班。这是地处扬州市史可法路85号的一个石化大院,有两家单位的办公楼和一个小型停车场。初到时,看到院子年久失修、楼面破旧不堪、地面坑洼不平,加之人员彼此陌生,我心里泛起了莫名的酸楚。
短暂的适应之后,是二次创业的奔波劳作。那一年,我负责党群管理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筹备召开了公司第一次党代会、工代会和职代会,整日马不停蹄。
“听说,咱们的大院要改造升级了!”次年春天,一则喜讯在员工中传播开来。我听了也很是激动,连续几天走起路来都带风。
办公楼前面设置了停车位、绿化带、文化墙,楼里也有了健身房、乒乓球室、党员活动室,还在大院醒目处竖起了巨幅的“能源至净 生活至美”品牌展板。旧貌换了新颜,焕然一新的石化大院让大家每天上班都有好心情。
在办公楼北墙和大院围墙之间是一条窄窄的、暗暗的小胡同。大院焕新不久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一直被人遗忘的角落,竟然被几名勤劳的女员工打理成人见人爱的小花园了。
“小花园的发起人是工会的傅大姐,几年前调到其他单位了,我们一直是这里的常客。”中午时分,综管部的陈琪、组织部的唐宁、财务部的韦梅芳等人,又相约下楼去松土、浇水、修整。她们要赶在上班前,完成今天的“功课”。
刚开始改造小花园时,男同志们帮着清理杂物、平整场地,之后,是女“花匠”一展身手。在工会的支持下,女工们网购了花箱、花架、浇水车等园艺装备,相继在各个区域播下花种、补种植物。
自那以后,在不足40平方米的狭长小胡同里,渐渐有了种植区、花池区、花箱区和盆栽区。春天,郁金香、虞美人竞相斗艳;夏天,铁线莲、百合花热烈奔放;秋天,海棠、五星花迎风吐芳;冬天,南天竹、角堇成为主角。
有了小花园,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生动起来。白天,大家可以在午休时下楼观赏花卉放松心情;前来大院办事的基层员工,偶尔也喜欢躺在竹椅上闻香小憩;晚上,我们几个身居异乡的人,便在园里打打牌、下下棋,各得其所。
几天前,公司承办了一个专业性会议。会间休息,领导和专家们在大院里散步,突然被小花园吸引过去。望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听着几名“花匠”的讲述,一位专家感慨道:“一个单位要想留住人心,不仅仅要有光鲜亮丽的面子,更要有温暖如初的里子。”
是啊,这不正是我想表达的心情吗?此心安处是吾乡,远离故土的8年,就是投身热土的8年。如今,我和同事们早已不分彼此,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就像石化大院的小花园,在岁月的洗礼中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作者来自华东石油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