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胜利油田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可实现油田、采油厂、管理区三级贯通,具备能耗监控、报警预警、能效评价、能效优化、统计考核五大功能,助力技术人员对电能精准管控。

    □胜利油田高级专家、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副经理兼能源环境办公室经理 李增强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胜利油田把绿色低碳作为重大发展战略,致力于能源与碳排放管控平台建设,实现了能流可视化、问题显性化、在线可优化、能效最大化,全产业链、全过程进行降能耗、减损耗、控物耗、减排放,连续8年实现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箭头向下,达到了增产不增能、增能不增碳、增能不增费,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标杆。

    以顶层设计为统领,搭建四梁八柱。胜利油田构建覆盖分公司、采油厂、管理区三个层级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立足能耗监控、报警预警、能效评价、能效优化、统计考核五大功能模块,细分42个二级功能模块及128项业务功能,集成EPBP(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生产数据、PCS实时数据、电力数据,分系统、分功能、分单位明晰节能责任,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一体化机制;强化计量支撑,从应用需求倒逼数据链路点,对油田EPBP、PCS实时数据逐一分析,确定数据唯一来源,梳理数据源头,将分布在各系统、各单位的能源数据统一源头;强化数据分析,建立矢量电网、天然气“一张图”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联合油田级管控表格204张、图示140张,厂级管控表格179张、图示175张,覆盖实时能耗与碳排放情况、历史周期能耗与碳排放统计、能效分析、考核考评等管控分析需求。强化价值深化,挖掘数据价值,建立“4121”分系统能效评价体系,统一能效评价标准。

    以数字导向为引领,提升运行管理效能。胜利油田运用PDCA闭环管理理念,明确定义能效评价指标,创建数据采集通道和规则流程,实时集成分钟级大数据,监测能耗数据,做好数据预警,分析能耗变化原因,根据分析评价结果自动推荐优化方案,为节能决策提供依据,用数据驱动节能减排稳中有进。他们应用能效评价机制确定优化节能方向,针对不同专业建立采、注、输、供配电四大系统12类指标1套评价图版,明确统一能效评价标准,助力识别低效设备;针对提液单耗、注水单耗、集输单耗等考核指标,按照油藏类型、设备类型、工艺方法等分别设置平均线、标准线,将能效水平分为低效区、潜力区、高效区,形成“两线三区”评价模型;针对不同单位、油藏类型、举升方式实现自动对标追标,识别低效区设备,聚焦节能切入点,明确重点工作对象,助力优化提升。通过能效分析机制压减低效无效用能,对部分电泵井高液量、低油量、能耗高、效益差等问题,构建产液结构调整机制,在油层潜力调查、油水井井况调查的基础上,以效益评判为手段,对低效电泵井通过挤堵封窜、堵水、补孔改层及注采综合调整等方式实施转抽,挖掘油藏潜力,实现降水增油降耗;对含水率大于98%的高含水井、高含水区,在不增加复产成本前提下,采取柔性生产方式,调整注采关系,通过流线调整、剩余油二次富集,降低含水上升,实现控液增效降耗。通过能效优化机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对无法压减的低效用能设备,通过“线上+线下”数模联合诊断给出优化建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防止油井高能耗生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油井泵效,延长油井检泵周期。此外,优化跟踪机制形成能耗闭环管理,每日对节点优化前后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效果不明显或仍处于低效区节点的,进行下一轮次的能效评价、分析和优化,形成能耗闭环管控。

    以责任落实为手段,强化督导帮扶。胜利油田组建能源管控专班,下设建设推广、分析诊断、督导运行、数据支撑4个专业组,强化统筹引领、指导监督和推进建设;成立专家督导组,不定期对二级单位能源管控平台运行、工作质量审核督导,对运行机制不健全、分析评价或能耗数据异常的予以考核,将二级单位能耗情况、异常指标、报警指标纳入日督导,确保能耗指标在正常计划范围内波动,对节能难点、疑点开展“一对一”帮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交流和专题研究,共同制定节能技术方案;制定能源与碳排放中心建设运行办法,健全奖惩考核机制,从效率指标、效益指标、数据质量指标三个维度,横向对16家开发单位开展评比评优,纵向对开发单位进步情况开展评价分析,形成横纵联动、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王维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