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宇琪在对检修后的分馏塔人孔端面进行检查。
张元旺 文/图
一场秋雨过后,沧州炼化检修现场吹来阵阵凉风。当张宇琪穿着检修服从分馏塔人孔钻出时,她脸上、身上却全是汗。
“女孩子爬塔钻罐真不简单。”装置旁,等待办理作业票证的第三方质量技术人员,一边仰望30多米高的分馏塔,一边向她竖起大拇指。
听到夸奖,张宇琪腼腆地笑了,脸颊上两条灰黑色的油痕也仿佛微微跳动,呼应着那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
张宇琪是个00后,两年前大学毕业后来到炼油二部,今年大修她承担起了2号加氢装置检修管理工作。昔日里爸妈手中的宝,如今已经能够叱咤塔林,当起了检修“指挥官”。
几个月前,接到任务之初,张宇琪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好在运行部提前让她介入,还给她选配了师傅,有意培养和锻炼她。
身上有压力,脚下见行动。
单身公寓和装置区离得近,她每天7点多进厂,一待就是一整天。她翻遍书本资料、转遍塔上塔下,半年间,百十斤的小身板掉了八九斤肉,但干好大修的信心却更强了。
然而,检修刚刚开始,张宇琪就挨了“当头一棒”。原来,别人管的装置,短短几天就陆续高质量停工交出,可她负责的装置迟迟达不到检修交出条件,急得她躲在角落里掉眼泪。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下,她擦干眼泪开始分析。她发现,检修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管理者,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还必须具有极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自己必须做出改变!”
从那以后,张宇琪提前盘算着第二天要干啥,谁先、谁后,出现问题咋协调……她积极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班组师傅,以及承包商和施工人员交流,一方面理顺各环节,防止窝工;另一方面预判问题,及早拿出解决方案。
从早起开出第一张作业票开始,张宇琪腿不闲着,嘴也不闲着,走到哪里,沟通就到哪里。一来一往、一问一答,她与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第三方监理、质量检验等人员变得熟识起来,沟通也更加顺畅,施工进度很快追了上来。
“张工,能不能想办法给我们通通风。”在热高压分离器内部清罐作业中,尽管受限空间检测数据完全符合要求,可承包商人员还是提出了进一步通风置换空气的请求。
她实地查看情况后,和其他装置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然后又拨打了几通电话……没多久,一台马力足够大的鼓风机就运转起来。
从小到大,泡在蜜罐里的张宇琪没受过多少累。可检修以来,登高爬梯、钻塔进罐,她从不含糊。设备回装的那几天,一天内有七八个容器验收任务。她爬上爬下、进进出出,单薄的小身板硬是扛了下来。不仅如此,她还拍下塔罐内部结构拍照,留着以后慢慢学习。若是发现问题,她也会拍下来,毫不客气地要求返工,一副笑脸立马“晴转阴”。
当谈到今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时,张宇琪又露出自信的微笑:“有了这段检修经历,再多的事咱也扛得住。”
阵阵秋风中,张宇琪再一次走进检修现场。很快,瘦小的身影就融入那片高大伟岸的塔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