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朴在装置现场检查循环氢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
何 雯 李 理 文/图
10月的浙江宁波,秋高气爽,天气晴好。位于东海之滨的镇海基地二期项目现场,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10月11日,炼油六部常减压渣油加氢装置区域高级主管林承朴像往常一样,戴好安全帽、护目镜,系好安全带,出现在56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现场。
最后三台压缩机要空负荷试车,作为项目负责人,他需要最后确认一遍试车条件,“心里有底、干放心活儿”是他的一贯作风。
这套装置是镇海基地二期1100万吨/年炼油和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核心装置之一,也是基地二期单套装置投资最大的装置,连接着上游常减压装置和下游深度催化裂解装置的物料互供,直接影响着基地二期总流程投料试车的主节点。
4年前,林承朴来到东海这片滩涂,就把自己和这套装置紧紧绑在了一起。
他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优化560万吨/年渣油加氢项目概算。表面看,这只是个数字上加加减减的活儿,实则涉及建筑、构安、结构等众多跨界专业的知识,与在成熟装置管工艺、管设备、管安全完全不同。
林承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带领团队查资料、学计算公式,近50个表格里,平均每个表格有500多个需要统计、核对、计算的数据……
“最难的要数管道工程量的核算。”谈到那段时间,他记忆犹新。团队4人,在没有详细设计图纸、没有三维模型的情况下,仅凭一版初期的装置平面布置图,硬是一段一段地计算出管道的总长度,并根据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管道进行分类汇总,这让乙方设计院人员佩服得连连称赞。
2022年6月10日,林承朴和他所带领的渣油加氢团队用时半年,终于将超概部分优化下来,基础设计通过集团公司审核。
得到消息,老家是福建泉州的林承朴,忍不住哼起了一首闽南语流行歌曲:爱拼才会赢。
渣油加氢装置的“沸-固”复合床渣油加氢系列是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也是全球首套工业应用装置,为此研究院搭建了反应器冷却装置。从2022年7月实验室搭建以来,林承朴就马不停蹄带领团队全程深度参与冷模流程设计和各项工况测试。
“哪怕实验到深夜一两点,我们也要连夜将实验情况详细复盘,做好过程分析,为第二天实验做准备。”回忆起那段与林承朴并肩作战的日子,技术员张庆楠感触颇深。
正是凭着这股“爱拼才会赢”的劲儿,林承朴和同事们于2022年12月圆满完成实验,为装置停开工、正常生产、事故处理过程积累了宝贵的数据经验。
2023年8月,林承朴身上多了份责任——炼油六部常减压渣油加氢装置区域高级主管、党支部书记。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仅27岁的年轻队伍,其中三分之二是工作两年的年轻人,另外三分之一是从炼油老区5个部门抽调的员工。
为了带好队伍,林承朴做了大量功课,因人而异开创了“六个一”后进培训法、“5W1H”PID学习法,开展“我的操作我担当”实操培训、“青工上讲台,共学PID”等活动,区域员工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10月12日,二期渣油加氢装置完成十台大机组的试车任务。林承朴每天更加忙碌地穿梭在管廊、构架、塔器间,检查施工尾项,推进工艺管线冲洗吹扫、催化剂加排程序调试、联锁调试等一系列工作。
“下午需要检查系统引氮气装置边界隔离、盲板管理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晚上参加夜间攻关会,明天一早对施工人员、区域人员安全喊话……”当从60米高的沸腾床反应器上一层一层走下来后,林承朴又开始计划接下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