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石科院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小型氢气发生器,可通过电解纯水同时实现氢气与氧气的无污染制取,具备制气纯度高(>99.999%)、产氢压力高(0.4~10兆帕)、启停速度快、随用随制等特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气相色谱仪的供氢。
小型氢气发生器具有随用随制的优点,通电即可制取高纯度氢气,还可以24小时不间断供氢,且无须存储气瓶,本质安全性高,在特定场景下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不仅可以为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加氢反应装置等提供稳定的氢气源,而且可以应用于氢健康产业、呼吸机供氧等生活场景。
PEM电解槽是小型氢气发生器的核心部件,但由于造价较高,且市场技术成熟度较碱性电解槽低,目前尚未广泛应用。面对市场空白,石科院迅速成立联合研发团队开展自主研发。
相比石科院此前开发的工业级PEM电解水技术,小型氢气发生器虽然在规模上小很多,但研发难度更大,研发团队需要对小型氢气发生器的内外部构造进行重新设计、加工、验证,才能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同时,研发团队还要与时间赛跑,在一个月内快速完成设计方案制定、核心组件加工、辅助系统适配、整机实际工况运行评测等一系列工作,让气相色谱仪早日用上自产氢气。
研发团队抓住电解槽设计这一关键突破口,根据第一性原理有效简化电解槽各组件设计,仅用一周就完成了所有组件的设计方案;强化防呆防错,通过引入不对称结构设计从源头杜绝人工装配失误,有效避免大批量装配过程中组件朝向错乱等问题,实现防患于未然;优化外观设计,采用项目管理理念同步开展设备外观设计,提升氢气发生器产品价值;快速组装测试,高效开展电解槽接入试验及电解槽组装工作,快速完成氢气发生器样机试制及试运行,开展制氢产品质量检验……
各项测试结果表明,小型氢气发生器在后续的整机气密性检测、电解性能评测中一次性达到设计指标,各项性能均满足色谱用气要求,首批试生产的氢气发生器已在院内新实验楼投入使用,产品性能和外观得到科研人员的认可。
(周 游 顾方伟 陈子佩 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