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工程师 赵改善
地震勘探仪器经过了从光点地震仪、模拟地震仪到数字地震仪的发展历程,而数字地震仪则从有线地震仪、无线遥测地震仪发展到节点地震仪。可以说,节点地震仪的发展将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从有线时代带入无线时代,显著提高了地震勘探对山地、城镇等复杂地表条件与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了油气地震勘探向大规模、高密度、宽方位(全方位)、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绿色化发展的技术要求,降低了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提升了地震勘探生产效率和野外作业的HSE水平。
节点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已经在能源与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勘察、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安全监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地球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必将持续释放强劲活力。但节点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不仅仅是地震勘探仪器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地震数据采集模式、数据处理模式和数据应用模式的变革。
节点地震仪的应用使得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模式实现了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将促进地震勘探野外作业流程和施工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变革。节点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模式正向着长时间连续观测、主动源与被动源融合采集、密集采集与稀疏采集共存、实时监控与实时回传、节点布设与回收自动化辅助等方向发展。
节点地震数据处理模式将向着自动化处理流程和智能化分析等方向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主动源与被动源地震数据处理、非规则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功能的支持。增量式数据处理功能和处理流程的创新将建立全新的增量式地震数据处理模式,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这种增量式地震数据处理可以按实时和自动化流程模式开展。
节点地震数据应用模式将向着应用领域与应用场景多样化、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软硬件系统一体化、被动源环境噪声信息深度应用、主动源与被动源信号融合应用等方向发展。
为充分挖掘节点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潜力、释放节点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活力, 应对节点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进行系统性思考与规划,实现节点地震勘探仪器装备、地震数据采集模式、数据处理模式和数据应用模式的同步发展与变革。
一是对节点地震勘探技术进行系统化研究,形成节点地震仪器装备、采集技术、处理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系统化体系,充分挖掘节点地震勘探技术的巨大潜力并发挥应用价值。
二是以应用场景为引导,实现节点地震勘探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节点仪器、5G和卫星无线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数据分析解释,构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节点地震勘探一体化系统。
三是以开放的心态推动行业协调发展,形成节点地震仪和节点地震数据管理的开源架构,构建开放式地球物理生态系统,促进节点地震勘探技术的良性发展,实现地球物理行业的应用领域拓展与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