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平在查看抽油机运行情况。
当过兵的人,身上总会留下军人的印记,河南油田WT75井台驻井工王平将部队中养成的习惯与标准化作业相结合,力求让每一项工作都井井有条。
常换芳 蒙福全 陈文义 文/图
如往常一样,起床后,王平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再把守井房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然后神清气爽地投入一天的巡井工作。“这是当兵时养成的习惯。”王平解释道。
王平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干了23年采油工,2022年,因为工作调动,来到集团公司首个流转区块——位于陕西宜君鄂南旬邑宜君区块,成为WT75井台的一名驻井工。
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共有52座井台,散落在连绵起伏的丘陵之中,WT75井台就是其中一个。站在WT75井台上向四周眺望,远山接着天际,小小的井台被群山包围着。这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
同事打趣,王平每天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是为了让这些山峦欣赏。听罢,王平有些不好意思:“习惯了,成强迫症了。”
实际上,王平身上的严谨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WT75井台的工具间内,每一件工具都被精确放置在指定位置。王平将部队中养成的习惯与标准化作业相结合,力求使每一项工作都井井有条。他与搭档负责WT75井台及其周边3个井台共14口油水井的日常维护。王平始终坚持手勤、腿勤、眼勤、嘴勤的“四勤”原则,将每一口油水井的技术参数都牢记于心,数据记录的准确率始终保持在99.8%以上,为精细调配油井的注水量提供了准确参考。在他负责的井台上,设备运行完好率达到了100%。
今年9月23日,WT77井台出现了异常情况。当时,王平正在另一个井台进行例行检查,得知消息后,他立即前往支援。尽管两井台之间的直线距离仅两公里,但由于复杂的地形,实际步行路程却需要半小时。但是,王平只用了十几分钟就抵达了现场。那天,他在两个井台之间来回奔跑了10多次。“为了确保油井正常生产,这点劳累不算什么。”王平认为这是他职责所在。
王平曾是一名侦察兵,掌握了诸多野外生存技能。在这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块,常常会有蛇蝎出没。闲暇时,王平总是耐心地给怕蛇的同事们传授安全应对的方法。有一次巡检时,他发现抽油机底座处盘着一条两米多长的大花蛇。他冷静地找来一个布袋,小心翼翼地将蛇捕捉并放归大自然,同时还提醒同事们,我们是后来的,这些小动物不应该在栖息地受到伤害。
WT75井台位置偏远,该区块的运行班每周给他们送一次生活物资。看着送物资的同事上一次山不容易,春天,王平就在井场边开出一小块荒地,种上了容易存活的黄瓜等蔬菜。丰收的时候,其他平台的工友都会收到王平送去的新鲜蔬菜。“种点菜可以打发闲暇时间,又为单位节约了资源,一举两得嘛。”王平笑着说道。
当被问及是否是党员时,王平自豪地回答:“那是必须的,我是在部队入的党。”
至今,军人的情怀仍然深深地嵌入王平的生活中。他时常跟人谈起在部队的生活,翻看那时的照片,激励自己始终以高标准对待工作和生活。“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这种状态。”王平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