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 军
“这张照片是十年前在我爱人的钻井队照的,也是在那天,我俩约定,都要平平安安的。”
她叫茅慕华,丈夫刘建军是华北石油工程五普钻井分公司50847HB钻井队党支部书记。那是十年前的暑假,她第一次去刘建军所在内蒙古杭锦旗的钻井队,一个叫东胜气田的地方。照片里的她背着正压式呼吸器,笑得就像风吹过的草原,灿烂而淳朴。
7月的杭锦旗草原,一望无际的碧绿和高远的蓝天白云,让人忘却了所有烦恼。那天上午,她正在宿舍里收拾,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她好奇地走出去,见一群工人正围着生活区中间的台球桌讨论着什么。
“不是说今天工人要集中学习吗,怎会有时间说笑?”她想起那些自己一个人的夜晚,他在电话中告诉她,每天要组织安全班会,提醒大家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安全规定。
她慢慢走过去,发现工人们分成了两组,一组练习穿钢丝绳技能,另一组进行井控安全学习。她赶紧把女儿喊来,让她也看看这热闹的学习场景。
那天学习的内容是遇到硫化氢泄漏时,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正压式呼吸器。工人三人一组,娴熟操作,一旁还有人拿着秒表计时。女儿很兴奋,跟着喊加油。
工人们练得如火如荼,她把整个步骤默记在心,也想试试。可真的拿起正压式呼吸器,还是很紧张。只听一声“开始”,容不得半点思考,她赶紧双手拿起氧气瓶。哇,真重,压得快喘不过气来!费了好大劲儿,氧气瓶才从胸前翻到了背上。看似简单的动作,到了自己这儿,每一步都不容易。刘建军也过来帮忙,指导她完成了佩戴头罩、安氧气瓶面罩、拧气阀等环节。做完一整套动作后,她特意摆了个剪刀手。
“咱们的家属也参加了井控演习,每个动作都完成得不错。”安全员在一旁夸奖道。这时,刘建军赶紧按下手机相机的快门。卸下氧气瓶,她赶忙去看手机里的照片,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我们来个安全约定吧。”
他看着她,心领神会。
一年年过去,孩子的学习越来越紧张,她一直没能再去他的钻井队。不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们打电话聊视频。他仍是头戴安全帽、穿一身红工装,与工友同行,与草原为伴。
自从有了这个约定,她开始关注石油钻井,逐渐熟悉了作业指导书、动火票、高空作业、安全隐患、违规操作等名词。她和女儿每天都期待他平安归来,母女俩数着、盼着一家人的相聚时刻。她叮嘱他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多重身份,除了是一名石油工人,还是父母的孩子、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
“我们还会这样走过一个又个十年。”她喃喃地说。
(作者来自华北石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