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尹 倩
截至7月31日,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提供核心技术并进行整体设计的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CB20C平台就地分水回注工程已平稳运行75天,累计就地处理生产水15万吨。依托该工程形成的“高效短流程就地分水技术及橇装化装备”,填补了胜利油田海上区块近井端采出液就地分水、就地水处理与就地回注一体化工艺及高效处理装备的空白。
“海上油井采出的液体,进入这套就地分水回注装置,经过油水分离和达标处理,30分钟内就能把处理好的采出水回注到地下,比传统工艺流程缩短了近一半时间,这就是短流程的好处。”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海洋工程项目管理部副经理李春磊说。
就地处理的作用,在于改变海上油井采出液“由井口平台输送至中心平台、由中心平台输送到陆上处理、由陆上带压回输至平台、再由平台回注地下”的烦琐流程,处理效率提高30%以上,有效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短流程和就地处理,技术团队抓住平台空间受限和采出液高效处理这两个关键,开展科技创新。他们明确“高效处理技术+设备设施高度集成”攻关方向,一方面,创新形成密闭气浮与注水系统耦合设计的工艺路线,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系统集约高效稳定运行,努力将短流程优化到极致。另一方面,利用三维配管技术持续优化每个处理橇块尺寸,制作出功能完善、标准统一、安装便捷的高效分水橇块、高效水处理橇块、注水泵橇块,在采修一体化平台上,仅用预留的130平方米狭小空间,实现传统技术需要240平方米才能建成的采出液处理装置的所有功能。
据了解,早在2020年,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就统筹分析胜利油田海上区块未来开发需求,在充分考虑生产单位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找到海上就地分水回注、降低海陆集输能耗、为海上油田开发创造有利条件这个突破口,主动提出海上短流程技术方案,设计思路及方案得到胜利油田及海洋采油厂认可。
依靠技术创新形成的海上高效短流程就地分水技术及橇装化装备,不仅有效缩短海上油田采出液处理流程,减少海洋平台设备,减轻海洋平台重量,降低海上油田开发投资,对受制于传统处理流程的难动用区块开发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