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知聪

    今年1月,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90108JH钻井队搬离工作生活了两年的“花园式”井场——超深大位移井组跃进3平台。临走前,井队长杨江辉带着员工又仔细地把井场上的胡杨数了一遍。

    “216棵胡杨。当初进驻的时候就立下誓言,保证井场上的胡杨一棵都不少,现在我们做到了。”杨江辉笑着说。

    2022年初,90108JH钻井队受命赶赴新疆沙雅,接下了在胡杨林保护区边缘打出3口超深油井的任务。为了保护地面上的胡杨林,西北油田部署了大位移超深平台井组,将井口设在生态保护区外,目的层靶点则在保护区内。

    “我们应用了深层大位移钻完井技术,优选造斜点,打到地下5000多米时让钻头拐弯,再水平延伸,精准获得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井组中水平位移最长的达到了3439米。”钻井二公司副经理李锦峰介绍。

    虽然场地设置在树木稀疏的地方,但要在胡杨林里打井,井场建设也是一门学问。

    “树能不砍绝对不砍,设备也要安全放置,不影响生产。” 杨江辉举例,安全通道上不能有树,设计方案时就要考虑到,一些较长的管架就拆分为两个。

    经过实地勘察,井场设计方案不断优化,一次次构思调整、一遍遍模拟分析,“钻塔与胡杨共生”的超常规设计逐渐清晰。他们通过铺设平移导轨装置,缩减设备放置所需空间,尽可能缩小井场面积,减少征地,最终,部署了3口井的大位移井组占地面积只比西北工区一个常规标准化井场稍大一点儿,井场内还保留了216棵胡杨。

    队员们自发组成了胡杨养护组,为树干包上保护层,自费网购了栅栏和动物模型,将耐旱的花草种子撒在沙土上,围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花圃”。216棵胡杨成了标准化井场的一部分。

    “最适合的地方也要砍伐上百棵胡杨。”钻井队的宿舍区一般设置在距井场1公里范围内,而90108JH钻井队宿舍区远在10公里外的村庄。为减少对员工生活的影响,队上专门安排了一辆通勤车,往返一趟近一个小时。

    为了胡杨舍近求远,队员们纷纷表示没有意见:“上下班还可以在车上欣赏胡杨林美景,像在公园里一样,大家都很开心。”

    2023年10月,跃进超深大位移井组最后一口井——跃进3-3XC井顺利完钻,刷新了当时的亚洲最深油气井纪录。队上特意定制了一批纪念保温杯,上面印着胡杨与钻塔的剪影,每个队员都发了一个。

    清晨,巡井结束的杨江辉在钻塔上眺望远方,新井场1公里外也有一片胡杨林。此时,在相隔3000多公里的重庆市南川区涪陵页岩气田,值班员工正在为井场上的绿树浇水,这也是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70126JH钻井队的“小花园”。树的品种不少,开花的、结果的,还有四季常青的,队员们焊制了大铁桶当树盆,队伍搬到哪儿,树就搬到哪儿。

    近年来,江汉石油工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致力打造绿色环保的“花园式”井场,将环境保护和绿色井场创建放在保障能源勘探开发、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清洁生产、环保治理、节能减排、环境风险识别与防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绿色高效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