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黄 果 李如飞
7月10日,河南油田水电厂通信运维站站长黎英贤带领员工巡线时,发现双河区域油井生产信息化系统信号减弱,立即组织员工检查,发现是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的,经过紧急加固处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隐患事前防,力保生产稳’是我们的服务承诺。”黎英贤说。
水、电力和信息网络设备的高质量运行对河南油田原油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河南油田转变策略,变事后抢修为事前预防,加强各系统联动维护,水电信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率达96%,为河南油田油气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事前预防,全方位保护管线安全
7月9日,气象预报河南油田所处地区将有一场强降雨,他们立即组织水电厂外线工更换江三线、下一线等主要生产干线的避雷器,提高电网的抗雷击能力。雷电天气到来后,生产干线的油井安然无恙。
“事前预防事半功倍。”河南油田水电厂厂长杨靖说。
只要有油井的地方,就有水电信息设备。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给电力线路、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少“麻烦”。针对不同的“麻烦”,河南油田实施不同的预防措施。
大风容易导致大树摇摆,可能危及线路安全,他们组织外线工提前清理树障隐患,消除潜在风险。针对雷电天气,他们采取更换性能更优的避雷器等措施,提升电网的抗雷电能力。针对大型农机设备途经频繁的区域,河南油田变传统“巡检+故障处理”运维方式为“监控+预维护”方式,实现对水、电、信息设备的全方位、全时段保护,有效保障了生产线路、通信线路、供水管线安全。
上半年,河南油田累计清理树障588处,处理信息化系统故障1811处,巡视供水设施456台次、电力线路108条次,发现并处理隐患58处,水电信网运行质量持续提升。
一体发力,绘就管理“同心圆”
河南油田有17座变电站、99条电力线路、30口水源井、63千米供水管线、16座光伏发电站和4000多口井的油井生产信息化系统需要维护,仅靠一个班组的力量难以保障维护质量。
为此,他们实施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合并业务相近的调度岗位,做到供电系统员工巡线时,同时查看沿线的通信光缆,通信运维人员维护油井信息化设备时,同时查看周边电力线路隐患等,达到“1+1>2”的效果。此外,河南油田还抽调具有电工资质的供水员工参与供电设备的改造维护工作,并组织机关人员参与线路巡视、光伏板清洁等工作,既加强了对水、电、信息设备的日常维护力量,又缓解了基层维护力量不足的矛盾。
通过一体发力,管理“同心圆”效应有效显现。上半年,河南油田油井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20%,油井信息化系统运维及时率达96%,同比提升2%。
精打细算,巧降运维成本
既要确保水、电、信息设备的运行安全,又要节约成本,是个两难的问题。河南油田坚持精打细算,向“两难问题”宣战。他们加大修旧利废力度,降低材料费支出。通过内部承揽水、电、信网施工改造工作和维修项目等,降低外委费用。
与此同时,河南油田坚持严考核、硬兑现,每月奖励运维费用降低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全面激发全员降成本的积极性。 7月份,河南油田升级改造江河变电站6千伏电容设备,安装了1台电抗器,提高了江河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仅花费5万元,比去年减少30%。上半年,河南油田开展水、电、信网设备维护材料修旧利废项目47项,减少成本支出1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