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黄予剑 通讯员 黄红霞
每天上班先巡检一趟设备,已经成为袁曼的工作习惯。
“虽然我不是巡检工,但是现场情况也要做到心中有数。”5月11日,在江汉油田江汉盐化工漂粉精运行部中控室,负责远程监控的内操工袁曼表示,“远程+现场”精细管理,才能保证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
作为中国石化唯一一家盐卤化工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漂粉精消毒剂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现有11套漂粉精装置,包括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近两年来,面对化工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该公司不断强化设备管理,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去年在股份公司化工事业部“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中,该公司漂粉精装置获创效优胜奖第一名。截至4月底,今年该公司海外市场已销售漂粉精产品超2.63万吨。
提档升级——老装置焕发新活力
第1套漂粉精老装置1995年投产,在这里工作了15年的值长桂克勤,最怕半夜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
“不用问,肯定是装置出问题了,无论多晚都要去现场处理。”他回忆,过去这样的“午夜铃声”一周要响两三次,装置出问题不仅影响产量,繁重的检维修工作更令大家苦不堪言。
“漂粉精生产装置按照投产先后顺序,经历了6代升级改造。”漂粉精运行部主任涂飞介绍,最初的漂粉精生产线从设备到工艺,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近年来,公司加大装置提档升级力度,以绿色节能为目标,逐步淘汰功耗大、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设备。
“比如第1套装置,从提升机、产品筛、离心机到压实机、振动喂料器等,都陆续进行了迭代更新。”桂克勤说,产品筛改造后,过去每天交接班都要安排人员清理,现在一个月才清理一次,设备停等时间大幅减少。2021年投产的第11套装置,采用旋转闪蒸干燥工艺替代原有干燥方式,物料干燥时间由过去的160分钟降至10多秒。 2023年,旋转闪蒸干燥工艺设备先后成功“嫁接”到第9套、第10套装置,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产能大幅提升。
对标一流——走高端化产品路线
在第7套装置现场,一批加拿大市场订制的漂粉精产品正在加紧生产。“用户对产品粒度有特殊要求,我们为此专门降低装置负荷,优化参数运行。”涂飞表示,宁可慢一点,也要满足用户需求。
2023年,该公司首次以中国石化自有品牌搏击海外市场。围绕质量提升,他们成立专班,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全过程优化管理,深挖设备最大潜能。
干燥设备温度一般要求达到80摄氏度,他们反复试验,将温度提高到86摄氏度,这样干燥出的产品品质更高。此外,他们还加强革新攻关,其中QC课题《减少压实造粒系统故障停产时间》成果成功应用后,更换作业时长从平均48小时降至10.2小时,获评“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去年漂粉精产品还顺利通过NSF国际认证。截至目前,海外市场从过去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90多个。
精细维护——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一套漂粉精生产装置有5层楼高,从最早的第1套装置来到最新的第11套装置工作,巡检工江黄已经成为班组的核心骨干。
“装置上有109个巡检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江黄把他的工作比作“装置医生”,若不及时发现问题,影响生产进度不说,产品的品质也会受影响。
再先进的设备,都离不开人员的精细维护。“过去一套装置巡检需要6个人,现在两套装置巡检才3个人。”值长吴靖表示,借助技术进步,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有效优化,但同时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同汽车要想跑得快又稳,驾驶员的操控能力和经验至关重要。”
漂粉精运行部针对装置设备布局情况,量身打造巡检路线图,沿途设置电子巡检点,确保设备、工艺排查无遗漏。同时按照“设备保养好、卫生好、故障少”3项内容,将核心关键设备分片挂包给干部员工,对设备连续运行时长进行公示,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齐抓共管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