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0月4日,海上部署实施的埕岛油田低位潜山预探井埕北古斜14井试油日产51.3吨,拓展了千万吨级储量阵地。
2020年6月24日,海上探井桩海斜25井试油日产350吨,埕岛油田桩海东部古近系勘探取得突破,开辟了中深层规模增储新阵地。
2023年,海上东部古近系深层、太古界潜山内幕、桩海-长堤中生界等领域均获得重要勘探成果。
…………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胜利海上在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勘探开发挑战——规模优质储量有效接替不足、效益稳产上产难度加大。
近年来,海洋采油厂围绕规模增储和战略接替,持续强化油藏地质研究、储层预测技术攻关,依托河流相储层描述、隐蔽地层岩性油藏描述、古潜山油藏描述等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准度和井位部署成功率,全力提升勘探效益。海上资源阵地已连续9年规模增储超1000万吨,实现有序接替。
资源阵地要“拓”,油气产量更要“上”。随着海上勘探开发深入推进,主体区块水驱油藏进入高含水期,海上建产阵地逐渐向主体区块边部和中深层转移,难动用储量、低品位油藏成为高效建产的“拦路虎”。
海洋采油厂积极转观念、转方式,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深化成熟区块精细评价,加强中深层、新类型油藏预探研究,推动稠油、中低渗、潜山等复杂油藏建产。
针对整装、边远零散和主体边部油藏,他们以规模丛式井组、“1+N”、勘探开发一体化、低效井侧钻等技术加快产能建设,创新形成了以提高单井控制储量、扩大泄油面积、降低完井伤害、严格质量管控、一体化运行为支撑的“4+1”少井高产开发模式,培育高产高效井,把储量高效转化为产量。
2022年,海上建成投产的埕北208区块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70余吨,年产油23万吨,实现单井产量翻番和总体新建产能大幅增长,桶油盈亏平衡油价下降26%,晋升为胜利海上“大幅提产能示范区”,荣获中国石化高效产能建设特等奖。
海上油田的采收率只有36%,采油平台寿命有限。为了提高采收率、实现大幅增油,海上油田在埕北22F区块实施化学驱先导试验,逐步探索集成“氮气密闭、快速分散、一泵多井”等注聚工艺,收到“小平台大规模、短流程高黏度”的良好驱油增产效果。截至目前,埕北22F区块化学驱先导试验区日产油达到1300吨,比试验前增加480余吨,累计增油43.9万吨,采收率提高1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