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介绍,注水(注气)是深层、低渗透油藏补充能量主要方式,但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窜流问题日益突出,窜流制约采出程度不足20%,远低于中浅层常规油藏。
冻胶(凝胶)是行业应用最广的储层非均质调控“良药”,是由聚合物和交联剂在油藏条件下形成的三维网状黏弹体。而深层油藏高温(超过120摄氏度)高盐(矿化度超过20万毫克/升)、低渗基质缝网复杂介质,传统冻胶面临易失稳破坏、有效期短、地下成胶快、深部运移差、调控作用距离有限等关键难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队研制了冻胶关键材料,研发了纳米杂化提升冻胶耐温抗盐方法,发明了铬冻胶、酚酪树脂冻胶和纳米杂化冻胶等系列冻胶体系,可满足不同油藏条件,耐温抗盐极限提升至160摄氏度、30万毫克/升,稳定期由6个月延长至1年以上。
针对预交联凝胶颗粒地下交联不可控、聚合物微球尺寸小等问题,研发了多尺度自生长冻胶分散体系,最高耐温抗盐达180摄氏度、30万毫克/升,自生长倍数在20~100倍,并实现移动工厂生产、实时智能匹配注入。
针对单一冻胶体系无界面活性、洗油效果差的问题,研发“冻胶分散体+”技术,如和泡沫驱、化学驱、二氧化碳驱结合等。
冻胶分散体系控水增油技术在塔河油田YT2区块(温度130摄氏度、矿化度22.6万毫克/升)应用,有效期超两年,两轮增油8551吨,产出投入比10.8。胜利油田河74低渗透区块水淹水窜井占比42%,平均含水率75.3%,5个井组实施整体控水措施后,含水率下降31.8个百分点,日产油由27.8吨增至57.9吨,累计增油超5000吨,产出投入比6.2。中国海油涠洲油田含水率超90%,使用冻胶分散体生产注入一体化橇装装置后,日增油30立方米、减水150立方米。中国海油称:该技术实现由传统陆地生产、平台注入的井口调驱方式向平台生产、在线注入、实时调整的产注一体化调驱新模式转变,作业工期缩减约40%,综合成本降低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