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胜利油田辛126井场。王国章 摄
西北油田优化井网构建保障区块稳产。杨建晖 摄
提高采收率是油气田开发永恒的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杰成说,我国陆上已开发油田,每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可增加可采储量3亿吨,相当于发现一个10亿吨地质储量的大油田。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说,老区提高采收率和新区规模有效开发是原油稳产的关键,我国油气企业针对油田开发面临的新挑战,在老油田改善水驱、化学驱、气驱、热采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持续创新,催生出许多新机理、新手段和新方法,见到了良好的初步效果,特别是超级化学驱、纳米智能驱油、注二氧化碳混相驱、顶部注气重力驱、注空气热混相驱、地下改质等新方法有望发展成为油田开发战略接替,甚至颠覆性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
在近日召开的2024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上,诸多两院院士和来自油气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版整理形成“从2024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看最新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报道,今日刊发首篇关于改善水驱的最新技术,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程 强 魏佳琪 秦紫函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说,今后10~15年,国内原油消费年需求仍高达5.7亿吨以上,预计到“碳中和”时,原油作为原料及燃料年需求仍将在2亿吨以上,因此,保持我国原油长期稳产意义重大。
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储量471.5亿吨,已开发储量374.6亿吨,标定采收率27.6%。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20370万吨,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6.2%,综合含水率89.5%,剩余可采储量24.6亿吨,储采比为12.1。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油田水驱年产量将占总产量的60%以上,仍是原油稳产的“压舱石”,改善水驱提高水驱采收率仍是老油田深化开发的基础技术手段,但面临高含水、经济性等问题和挑战。
目前,我国主力油田已处于“双高”开发中后期,稳产形势严峻,特别是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传统优质储量油田,综合含水率和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均大于90%,不同类型油藏水驱矛盾突出,常规调控措施适应性变差。对此,我国油气企业积极攻关,形成了一系列改善水驱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有力保障了老油田持续稳产。